謝林與黑格爾的悲劇審美觀之比較
本文選題:謝林 + 黑格爾 ; 參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摘要】:謝林與黑格爾是同時代的人,但二者之間卻有著承上啟下的關(guān)系,這使得他們的理論既有一致性又有相異性。這一點尤其表現(xiàn)在他們的悲劇審美觀上。謝林悲劇審美觀的神性色彩相比于黑格爾悲劇審美觀的人性光輝對后世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于我們今天的悲劇藝術(shù)更具啟發(fā)。
[Abstract]:Xie Lin and Hagel were contemporaries, but the two have a connecting relationship, which makes their theories are both consistent and anisotropic. This is particularly reflected in their tragic aesthetics. Schelling tragedy aesthetic view of divine color compared to the impact of humanity in Hagel's tragedy aesthetics on the later more far-reaching, for today's tragedy art more inspir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3-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修和;兩種不同的哲學原則及其歸宿——兼論謝林與黑格爾哲學的差異[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
2 程遠,段圣玉;生命深處的神秘矚望——謝林悲劇審美觀新探[J];棗莊師專學報;2000年06期
3 侯西安;謝林自然哲學的二重屬性及其對科學發(fā)展的影響[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劉尊武;恩格斯對謝林啟示哲學的批判及對我們的啟示[J];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5 鄧安慶;;“以現(xiàn)代精神為妻的鰥夫”——論宗教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代倫理問題(下)[J];道德與文明;2011年01期
6 侯西安;謝林哲學思想歷史地位的再評價[J];攀登;1998年04期
7 程遠;生命深處的神秘矚望——謝林悲劇審美觀的當代闡釋[J];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8 鄧安慶;知識·歷史·藝術(shù)——試論謝林先驗哲學體系的三大主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9 舒遠招;謝林早期哲學的原則和體系結(jié)構(gòu)[J];益陽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10 謝地坤;從原始直觀到天才直觀——謝林《先驗唯心論體系》之解讀[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波;;自然辯證法的黑格爾哲學淵源[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趙鑫珊;;站在黑格爾和費希特墓前[A];時代與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3 譚浩;;《理性與革命》——讀后感[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謝地坤;;自由與宗教——從謝林的“自由論”談起[A];“理性、信仰與宗教”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姜佑福;;從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看中國發(fā)展中的“普遍主義”問題[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6 倪梁康;;Transzendental:含義與中譯[A];康德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宛小平;;莊子美學和謝林藝術(shù)哲學的比較——兼談?wù)軐W和美學關(guān)系的幾種典型樣式[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徐U,
本文編號:1742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