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宏觀與理性探求——茅盾的美學思想
本文選題:客觀論美學 切入點:茅盾 出處:《人文雜志》1992年01期
【摘要】:正 在對中國現(xiàn)代客觀論美學歷史發(fā)展的研究中,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茅盾的美學思想。在茅盾的美學思想中,客觀論美學的主要范疇和理論原則還處于一種素樸簡略的狀態(tài),但是在基本傾向上卻異常明確地、典型地表現(xiàn)出客觀論美學的特征。茅盾對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objective aesthetics, we first pay attention to Mao Dun's aesthetic thought.In Mao Dun's aesthetic thought, the main categories an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objectivism aesthetics are still in a simple and simple state, but the basic tendency is very clear and typical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ism aesthetics.Mao Dun, yes.
【作者單位】: 青島大學中文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茅盾的出生家庭及對他的影響[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2 沈老太太;茅盾的出身家庭及對他的影響(續(xù)完)[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3期
3 ;來信[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1期
4 袁良駿;“曲解”還是“轉移”?——寫在魯歌同志文后[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5期
5 戈錚;王國柱;;茅盾的家庭及其童年生活[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6 文振庭;新文學前期作家研究的范例——讀茅盾的六篇作家論札記[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7 劉建勛;茅盾同志在陜甘寧邊區(qū)的文學活動與創(chuàng)作[J];人文雜志;1981年06期
8 ;慶祝茅盾五十壽辰通啟[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9 謝中征 ,劉偉林;茅盾建國后的文藝批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10 R·S;“茅盾”筆名的由來[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明玳;;瞿秋白與“左聯(lián)”——紀念瞿秋白烈士英勇就義65周年[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2 熊月之;;瞿秋白與上海[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張麗;;20世紀上半期香港文化發(fā)展簡論[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2年卷[C];2002年
4 汪亞明;;論茅盾小說的敘事范式及當代回響[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5 林理明;;略論張仲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書刊出版史上的歷史性的貢獻[A];中國編輯研究(2004)[C];2004年
6 奕彤;;秋白與魯迅都是左翼文化運動的領導[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陳鴻祥;;瞿秋白三十年代初在上海的光輝文學活動[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劉小中;;瞿秋白領導左翼文藝運動身份問題研究[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山田敬三;;魯迅周圍的人——關于三十年代文藝的一面[A];紀念魯迅逝世七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葉念先;;父親與茅盾、老舍和巴金[A];湖北省世界語協(xié)會11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暑期學生讀什么書? 專家老師開出書目[N];北京日報;2000年
2 王ul(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鎮(zhèn)東方明珠學校);多媒體教學熱的冷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王曉寧;北京如何開發(fā)名人故居[N];中國旅游報;2000年
4 羅布;文學的力量[N];重慶日報;2000年
5 主持人 本報記者 趙忱 特邀嘉賓 阿來;阿來不動聲色[N];中國文化報;2000年
6 甘丁;文學期刊變革的困惑[N];福建日報;2000年
7 于晶剛;學術著作竟如此劣質[N];光明日報;2000年
8 章文;期待爭議的通俗文學史[N];光明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顧咪咪;名人故居亟待保護開發(fā)[N];解放日報;2000年
10 秦弓;生命最深處的沖動[N];人民法院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春仙;茅盾與李箕永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陳曉蘭;文學中的巴黎與上海:以左拉、茅盾為例[D];復旦大學;2003年
3 朱杰;選擇與傳播[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周景雷;茅盾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復旦大學;2004年
5 周興華;茅盾文學批評的“矛盾”變奏[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蓉;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身體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趙新順;新文學的書寫規(guī)范轉向[D];河南大學;2006年
8 黃暉;論中國現(xiàn)代小說批評的實踐性品格[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池大紅;俄蘇文學在中國的兩副鏡像[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陳天助;《蝕》的文學語言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漢輝;魯迅與茅盾現(xiàn)實主義小說比較[D];西北大學;2002年
2 谷丹;論丹納對茅盾早期文藝觀的影響[D];湘潭大學;2002年
3 陳麗平;《文學季刊》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4 高冬可;茅盾前期的期刊編輯活動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5 梁競男;茅盾小說的歷史敘述[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徐小鳳;論茅盾小說創(chuàng)作的時代女性母題[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汪紀明;矛盾的存在[D];西北大學;2004年
8 李江燕;正邪兩賦 亦劍亦簫——論茅盾對塑造人物復雜性格的認識與實踐[D];吉林大學;2004年
9 周寧;文化闡釋:茅盾“時代女性”創(chuàng)造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任祖康;茅盾早期小說創(chuàng)作[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98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