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美學研究的主體癥結
本文選題:中國當代美學 切入點:美學研究 出處:《學術月刊》199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在我看來,中國當代美學研究主體癥結明顯地表現(xiàn)于三個方面:一是價值取向的似功利非功利限制了當代美學向兩頭延伸。中國當代美學的現(xiàn)狀仍是圈在“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狀”里,表現(xiàn)為既缺乏充分的形上理性建構,又缺乏充分的形下應用實踐,美學研究
[Abstract]:It seems to me that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research is obvious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quasi-utilitarian non-utilitarian limits the 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o both ends. The "olive-shaped" in the middle is not only lack of rational construction on the form, but also lack of the practice of the application under the form.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2 譚容培;;原創(chuàng)的美學——評顏翔林的《后形而上學美學》[J];湘南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約稿啟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4 石藝X;;科學為基 與時俱進——我眼中的美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7期
5 代迅;;審美態(tài)度的恰當性:中國當代美學的自然美[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04期
6 李志艷;;實踐性側重:美學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7 郭勇健;;美·審美·藝術——與王祖哲先生對話[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9 章輝;;中國當代休閑美學研究綜述[J];美與時代(上);2011年08期
10 劉毅青;;思想史的意義與經(jīng)驗感受的張力——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志宏;;60年來美學基本原理的研究與科學化闡釋——認知美學概述[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王柯平;;美學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全國高校美學研究會選出新的理事會[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4 ;福建省美學研究會召開會員大會[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5 ;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及福建省美學研究會年會在廈門大學舉行[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6 黃應全;;從美學研究看學術的功利性與超功利性[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7 王旭曉;;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8 古風;;20世紀中國古代美學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全國美學會議開幕各單位交流研究和教學情況[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10 ;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勝利閉幕 成立學會 通過章程 選舉理事并提出學會工作計劃和建議書[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西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山西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生導師 齊峰;美學研究的新視野[N];光明日報;2009年
2 董學文;美學研究的科學化轉向[N];文藝報;2011年
3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學研究[N];文藝報;2009年
4 肖世敏;關于《審美疲勞》與美學研究問題[N];文藝報;2004年
5 張永清;當下美學研究期待解決什么[N];文藝報;2003年
6 馬佩林;美學研究的“關鍵詞”[N];學習時報;2010年
7 張政文;康德對二十世紀中國當代美學的主要影響[N];光明日報;2001年
8 劉悅笛;走上美學研究的“中國化”之路[N];人民日報;2010年
9 任雪;堅持美學研究的辯證唯物主義傳統(tǒng)[N];文藝報;2010年
10 齊峰;建構時代美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維山;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中國當代美學[D];山東大學;2007年
2 朱壽興;美學的實踐、生命與存在[D];四川大學;2005年
3 劉成紀;漢代美學中的身體問題[D];武漢大學;2005年
4 張政文;批判哲學框架中的康德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3年
5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楊江濤;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美學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7 劉丹凌;蘇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楊文臣;當代西方環(huán)境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黎明;感性智慧:維柯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10 周舒;20世紀英美美學原理的對象和范圍[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文;中國當代美學新的學科生長點[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宗澤;近三十年王朝聞美學思想研究的問題閾[D];西南大學;2008年
3 劉超;論卡西爾符號論文化哲學的美學價值[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斌;馬爾庫塞美學的生存論闡釋[D];黑龍江大學;2006年
5 李黎;《淮南子》美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徐炫;自然何以為美?生態(tài)主義視野中的蔡儀美學[D];西南大學;2010年
7 唐圣;論美學與哲學的邊界[D];新疆大學;2007年
8 李華強;走向美的生活[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李軍;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美學的發(fā)展[D];西安石油大學;2011年
10 高波;論美學研究的現(xiàn)象學視角[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68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6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