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質:消解、追問與回歸
本文關鍵詞:美的本質:消解、追問與回歸 出處:《求索》199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美的本質 語言哲學 馬克思主義 當代美學 現(xiàn)代主義 傳統(tǒng)美學 二元對立 本質觀 形而上學 西方美學
【摘要】:美的本質:消解、追問與回歸鄒詩鵬自現(xiàn)代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及分析哲學發(fā)展以來,傳統(tǒng)西方美學所探討的美的本質受到了整體性的消解:費希特肇始的“自下而上”的實驗主義美學革命表明,不存在脫離具體藝術經(jīng)驗的美的本質,“美是什么”不取決于形而上的先在判定,而是取...
[Abstract]:The essence of beauty: dispelling, questioning and returning to Zou Shipeng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sitivism, humanism and analytical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beauty discussed by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aesthetics has been completely dispelled: Fichte's "bottom-up" experimental aesthetic revolu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no essence of beauty separated from specific artistic experience. "what is beauty" does not depend on metaphysical judgment, but on...
【分類號】:B83-02
【正文快照】: 美的本質:消解、追問與回歸鄒詩鵬自現(xiàn)代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及分析哲學發(fā)展以來,,傳統(tǒng)西方美學所探討的美的本質受到了整體性的消解:費希特肇始的“自下而上”的實驗主義美學革命表明,不存在脫離具體藝術經(jīng)驗的美的本質,“美是什么”不取決于形而上的先在判定,而是取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昊;;論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16期
2 陳曄;;探究美的本質[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國良;;美的本質新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韓書堂;;文化多元主義與美的本質問題:關于形式化的歷史[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旭曉;;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4 張德興;;自然美:從生態(tài)美學的角度看[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郭昭第;;美學的學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現(xiàn)之花——馬克思美學思想新探[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李志宏;;60年來美學基本原理的研究與科學化闡釋——認知美學概述[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馬正平;;“美”字“六書”與“本義”研究述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劉士林;;中國美學的學術問題[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10 嚴春友;;論實踐美學的理論缺陷[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東西美學的邂逅[N];光明日報;2010年
2 本報特約記者 楊玉娟;世界美學大會與中國[N];中華讀書報;2010年
3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張法 章輝;追問美的真相[N];社會科學報;2003年
4 李培庚;審美發(fā)展史綱①[N];文藝報;2005年
5 薛永武;康德美學的哲學出發(fā)點[N];光明日報;2004年
6 彭修銀;構建當代形態(tài)的和諧美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梁玉水;推進美學和藝術理論發(fā)展[N];文藝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正江;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育的命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3 胡俊;對接與縫合:新方法建構新美學[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4 吳時紅;實踐論美學在中國[D];浙江大學;2011年
5 董宏;蔡儀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巖;和諧與自由的統(tǒng)一[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爽;蔡儀前期美學思想探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
3 黃應根;美善合一[D];安徽大學;2002年
4 徐炫;自然何以為美?生態(tài)主義視野中的蔡儀美學[D];西南大學;2010年
5 王慧;《當代美學的“生活論”轉向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道忠;蔣孔陽美學思想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7 林定忠;胡塞爾現(xiàn)象學與審美主客體關系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馬軍英;試論康德對王國維和巴赫金美學思想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1年
9 劉三秀;論審美超越性[D];廈門大學;2001年
10 王曉燕;論孔子的美學思想[D];河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424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2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