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先生對西方美學思想的譯介
本文關鍵詞:朱光潛先生對西方美學思想的譯介 出處:《蘭臺世界》2012年2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 中國美學 翻譯事業(yè) 翻譯家 文藝心理學 外國文學 中國文學藝術 國學教育 西學
【摘要】:正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先生先后被評為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被選為全國政協(xié)二、三、四、五屆委員,六屆政協(xié)常務委員,民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朱光潛一生有很多偉大的成就,其中對西方美學的譯介,為中國美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從國學到西學的轉型20世紀前半世紀,世界戰(zhàn)爭頻仍、局勢動蕩,而中國更是慘遭侵略、飽受凌辱,腥風
[Abstract]:Zhu Guangqian was born in Tongcheng, Anhui Province, famous aesthetician, literary theorist, educator and translator. Memb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 was elected a member of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a member of the sixth CPPCC standing Committee, a member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League and a member of the Joint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ircles. Zhu Guangqian had many great achievements in his life, among which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first half century of 20th century, the world war was frequent and the situation was turbulent, and China was invaded, humiliated and humiliated.
【作者單位】: 西京學院人文科學系;
【分類號】:B83-092
【正文快照】: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先生先后被評為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被選為全國政協(xié)二、三、四、五屆委員,六屆政協(xié)常務委員,民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全福;美學翻譯家朱光潛論[J];外語教學;2005年02期
2 侯敏;朱光潛譯介西方文論的三大特色[J];天中學刊;2005年04期
3 李斌;;《悲劇論》:朱光潛在國內最早介紹其悲劇理論之文[J];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曉婷;;淺談社交語言的美學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曹青;從功能對等角度探討許淵沖的翻譯理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邢玲玲;詩畫之辨—萊辛《拉奧孔》詩畫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煥霞;朱光潛翻譯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趙繼榮;模仿:文學翻譯中審美再現的基本手段[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商金林;;朱光潛先生學術傳記[J];文獻;199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一儀;艷芳;;隨感[J];讀書;1984年05期
2 李國顯;夏潔;;“超脫思想”對朱光潛美學體系的影響[J];四川戲劇;2007年03期
3 朱良志;紀念朱光潛宗白華誕辰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文藝研究;1997年01期
4 陳冬梅;;朱光潛的膽怯[J];粵海風;2010年02期
5 ;《朱光潛西方美學翻譯思想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2009年01期
6 荒蕪;;師友之間 我所知道的朱光潛先生[J];讀書;1980年06期
7 侯敏;朱光潛譯介西方文論的三大特色[J];天中學刊;2005年04期
8 高玉蘭;王彬;;朱光潛翻譯思想探析[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鄒士方;;朱光潛傳略[J];晉陽學刊;1986年03期
10 李祥林;;朱光潛的美感教育觀[J];學術界;199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宛小平;;梁啟超與朱光潛的美學比較[A];中國現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潛在成都[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張健;;征服與遁逃——朱光潛喜劇美學思想初論[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鐘名誠;;朱光潛比較研究的原則[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宛小平;;朱光潛美學思想的當代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朱光潛;;朱光潛同志在全國美學會議開幕式上的發(fā)言[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7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8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王旭曉;;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10 宛小平;;美學史的寫作——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是非談[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朱光潛:建立從認識到實踐的開放美學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謝仲禮;在“朱光潛范式”下前行與突破[N];中華讀書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謝穎;美從何來?[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張貴君;朱光潛文學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N];文藝報;2011年
5 王攸欣;怎樣作學術批評?[N];中華讀書報;2003年
6 王攸欣;良知與邏輯:學術批評之底線[N];中華讀書報;2004年
7 陳運旗;朱光潛在樂山[N];樂山日報;2009年
8 丁楊;“親歷大家系列”帶讀者走近巴金冰心朱光潛[N];中華讀書報;2010年
9 ;三看朱光潛的美學思想[N];解放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潘欣信;美學何處尋?[N];美術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雯;人生美學的創(chuàng)構[D];蘇州大學;2003年
2 高金嶺;論朱光潛對西方美學的翻譯與引進[D];山東大學;2005年
3 楊廟平;《巴黎手稿》與當代中國美學理論形態(tài)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4 陳曉娟;意境:藝術之為藝術[D];東南大學;2005年
5 黃健云;“特殊”與美感[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黃文發(fā);兩種理論取向:自律和他律[D];復旦大學;2008年
7 閆翠靜;席勒的美學思想及其現實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淵;德國早期浪漫派詩學研究:以弗·施萊格爾為代表[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何方昱;“科學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與時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10 李春娟;方東美生命美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琰;朱光潛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佳惠;朱光潛寫作理論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3 李濱;朱光潛早期文藝批評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杜安;王國維、朱光潛悲劇理論之審辨[D];貴州師范大學;2004年
5 鄭素華;論朱光潛審美教育思想的現代性[D];揚州大學;2004年
6 李杰;朱光潛的生命美學觀[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周芬芬;[D];北京大學;2005年
8 陳恒;朱光潛“人生的藝術化”理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9 南華;朱光潛悲劇美學思想與尼采[D];西北大學;2003年
10 賀麗;實踐美學論爭的歷史考察及其哲學反思[D];黑龍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84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8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