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于美學思想史的審美史——兼與許明商榷
本文關鍵詞:有別于美學思想史的審美史——兼與許明商榷 出處:《文藝研究》199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美學思想 審美形態(tài) 審美心態(tài) 社會存在 思想史 美學研究 審美風尚 審美經(jīng)驗 美學史 審美形式
【摘要】:正 一美學研究審美(審美經(jīng)驗,審美活動、審美關系等)。美學史從而一方面是關于美學自身的歷史,即美學思想史,但另一方面從學科對象角度講,美學及美學思想史的范疇系統(tǒng)只是第二性的,而審美史才處于更為本源的地位,因而廣義的美學史理應包括審美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s about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tself, that is,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 thought, but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 object. The category system of aesthetics and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 thoughts is only secondary, and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s in a more original position, so the broad aesthetic history should include aesthetics.
【分類號】:B83-09
【正文快照】: 美學研究審美(審美經(jīng)驗、審美活動、審美關系等)。美學史從而一方面是關于美學自身的歷史,即美學思想史,但另一方面從學科對象角度講,美學及美學思想史的范疇系統(tǒng)只是第二性的,而審美史才處于更為本源的地位,因而廣義的美學史理應包括審美史。然而,迄今的美學史基本只是美學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尤西林;;關于美學的對象[J];學術月刊;1982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是非;;人是目的——關于真善美關系的點滴思考[J];勵耘學刊(文學卷);2006年02期
2 黃楊;中國當代美學新潮揚棄“積淀”的歷史軌跡[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王琳;;由《中國畫論研究》談翻譯的共通感問題[J];青年文學家;2009年07期
4 尤西林;;“美學熱”與后文革意識形態(tài)重建——中國當代思想史的一頁[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尤西林;審美共通感的社會認同功能[J];文學評論;2004年04期
6 蔣孔陽;美學研究的對象——《美學淺論》之一[J];文藝理論研究;1983年03期
7 尤西林;;現(xiàn)實審美與藝術審美——以“旭日陽剛演唱”為個案[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6期
8 尤西林;;審美共通感與現(xiàn)代社會[J];文藝研究;2008年03期
9 范玉剛;技術美學的當代對話[J];西北美術;1997年04期
10 谷鵬飛;;文藝學與美學的現(xiàn)代分離:問題、過程、反思[J];文學評論;2012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谷鵬飛;應用美學學科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2 李河成;審美共通感的現(xiàn)代政治哲學意義[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魏中華;審美與經(jīng)驗[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河成;審美共通感與時間[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漢蕓;從人性和諧美論席勒活的形象美學[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曹峰春;高爾泰美學思想的策動機制——感性動力[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琴;;思想無止境 史論有新篇——評美學新著《西方美學思想史》[J];武陵學刊;2010年03期
2 劉毅青;;思想史的意義與經(jīng)驗感受的張力——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孟洋;;論莊子對龔自珍美學思想的影響[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4 李裴;;李筌《陰符經(jīng)》注疏的美學思想[J];宗教學研究;2008年04期
5 高鳳桐;;荀子美學思想探微[J];美與時代(下);2011年08期
6 吳騰凰;楊連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與追求——試論呂熒的美學思想[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87年04期
7 肖女;;當代藝術信息[J];戲劇文學;1993年10期
8 謝健民;《詩經(jīng)》美學思想管窺[J];前沿;2002年01期
9 籍宏偉;;孔子美學思想管窺[J];晉中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魁麗華;;《樂記》的美學價值[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秀萍;朱海燕;劉仲華;;論明清茶美學思想的內(nèi)涵與特征[A];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C];2010年
2 顧道弟;;美論二題——學習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思想有感[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周錫山;;論馮友蘭哲學中的美學思想[A];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第四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徐大威;;試論審美形態(tài)的特定性——審美形態(tài)及其相關易混概念辨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彭鋒;;馮友蘭美學思想初探[A];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第四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郭興良;;金圣嘆美學思想在評點《水滸》中的體現(xiàn)[A];水滸爭鳴[第六輯]——2000年水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朱志榮;;論康德前批判與批判時期的美學思想的關系[A];康德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馬建高;;論梁啟超“趣味”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審美主義追求[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9 劉彥順;;論梁啟超美學思想中的“時間性”問題[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10 劉法民;;西方怪誕理論到中國[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溫儒敏;思想史能否取替文學史[N];中華讀書報;2001年
2 ■:梁樞 □:葛兆光;思想史的視野[N];光明日報;2002年
3 薛剛 清華大學歷史系;思想“真實”,或者思想“世界”?[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鄭任釗;朱鴻林:明代思想史的空間與進路[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5 泰山學院教師 張鵬;《自然的經(jīng)濟體系——生態(tài)思想史》[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6 葉雋;尋找位置:常態(tài)的獲得與構建[N];中華讀書報;2004年
7 武漢大學博士后 張寶明;從文學史到思想史[N];社會科學報;2004年
8 中國人民大學 李文海;進一步拓展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研究領域[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9 葛兆光;系譜,還是歷史[N];文匯報;2004年
10 劉懷榮;一本別開生面的書[N];學習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紅珊;郭沫若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王啟發(fā);禮義新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余虹;禪宗與全真道宗教美學思想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閆翠靜;席勒的美學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奎河;綿延與積淀[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s,
本文編號:1383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8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