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本學者對王維詩畫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論日本學者對王維詩畫的研究
【摘要】:王維是盛唐歷史上有名的大詩人,他兼擅詩畫,同時又精通佛理,在生前即有“當代詩匠”①的雅號,死后又受到代宗皇帝“天下文宗”②的褒獎,王維是盛唐重要的詩人、文學家、藝術(shù)家,對王維的研究是盛唐文化及歷史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王維詩畫在盛唐時期就傳入日本,日本平安時期的藤原佐世所編纂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錄》中錄有王維詩二十卷,這是關(guān)于王維詩東渡的最早記載。王維的詩歌對江戶時代的松尾芭蕉的俳句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明治時代的日本文豪夏目漱石也在其小說《草枕》中引用王維詩歌。傳為王維的名作《輞川圖》也成為日本歷代學者們研究的重要對象。王維的詩畫對日本的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而日本從上世紀初就有學者致力于王維研究,日本學者們對王維研究甚為深入,著作頗豐,影響重大,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要更好地了解日本學者們對王維研究的成果,必須結(jié)合他們的著作對其研究進行有目的的總結(jié)和梳理。本論文建立在對日本現(xiàn)代漢學家小林太市郎、入谷仙介、伊藤正文、內(nèi)田誠—以及他們的學術(shù)著作《王維的詩歌和藝術(shù)》、《王維研究》、《審美詩人—王維》等文本的研究上,旨在通過他們對王維詩畫藝術(shù)的研究,總結(jié)其研究的內(nèi)容和重點,探明其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廣度,總結(jié)其具體的研究方法。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著重梳理王維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研究現(xiàn)狀,介紹這幾位專注于王維研究的日本學者和他們的著作;第二章概述日本學者對于王維生平事跡的研究,對王維的出身、家世等問題進行分析,以求知人論世,為下文詩畫藝術(shù)研究做鋪墊;第三章分析日本學者對王維詩歌的研究,著重從王維的詩友和詩中禪趣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探求王維詩歌的特色;第四章分析日本學者對王維畫的研究,主要從王維山水畫的源流和特點、后人對王維畫的評價、輞川和《輞川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五章總結(jié)日本學者的研究方法,對比國內(nèi)學者對于王維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從而挖掘王維詩畫的藝術(shù)價值和日本王維研究的學術(shù)價值,給學界的王維研究提供有利的啟示。
【關(guān)鍵詞】:王維 詩歌 畫 日本學者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J212
【目錄】: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緒論12-16
- 第二章 日本學者對王維生平事跡的研究16-20
- 第一節(jié) 對生卒年的研究16-17
- 第二節(jié) 對家世的研究17-20
- 第三章 日本學者對王維詩的研究20-34
- 第一節(jié) 對王維詩友的研究20-28
- 一、宗親貴族20-22
- 二、官員22-24
- 三、詩人24-28
- 第二節(jié) 對王維詩中禪趣的研究28-34
- 一、王維的維摩詰生活29-31
- 二、王維與南北禪宗禪師的交往31-33
- 三、禪宗對王維詩歌的影響33-34
- 第四章 日本學者對王維山水畫的研究34-48
- 第一節(jié) 王維山水畫的源流和特點35-39
- 一、李思訓對王維的影響36-37
- 二、吳道子對王維的影響37-38
- 三、王維山水畫的特點38-39
- 第二節(jié) 后人對王維畫的評價39-42
- 一、唐代人的王維畫評39-40
- 二、五代人的王維畫評40-41
- 三、宋代人的王維畫評41-42
- 第三節(jié) 輞川與《輞川圖》42-48
- 一、輞川與王維的輞川莊43-45
- 二、《輞川集》與《輞川圖》45-48
- 第五章 日本學者研究方法的總結(jié)和啟迪48-52
- 第一節(jié) 重視第一手資料48-49
- 第二節(jié) 知人論世,注重生平事跡的考證49-50
- 第三節(jié) 研究范圍廣50
- 第四節(jié) 重視實地考察50-52
- 第六章 結(jié)語52-54
- 參考文獻54-58
- 致謝58-59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滿仁;王維詩歌的人文思考[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史遇春;試論王維詩歌的色彩運用[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3 方勝;;王維詩歌用典析談[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4 代軍詩;;王維詩歌的禪理意趣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周彥希;;淺析王維詩歌中的“空”與“靜”的藝術(shù)特點[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01期
6 王志清;;盛唐盛世對于王維及其詩歌的造就[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劉利;;民俗視閾中的王維詩[J];理論月刊;2013年06期
8 劉珈珈;;試論王維詩歌的“神韻”[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87年04期
9 陳鐵民;;我的王維研究[J];唐都學刊;1991年04期
10 梁瑜霞;安玉玲;陳彩琴;;王維詩歌學術(shù)研討會述要[J];唐都學刊;199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瓊;;唐代美學范疇之——王維“默語說”[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畢寶魁;;遼海講壇第十四講 中國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詩佛”王維[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C];2008年
3 王莉;王偉民;;論王維詩歌的佛學思想[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河南省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分校 李玲;王維研究[N];學知報;2011年
2 袁曉薇;王維與《紅樓夢》的詩化意蘊[N];光明日報;2007年
3 萬以誠;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N];中國綠色時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黎;王維詩歌三家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改娣;詩人不幸詩之幸:約翰·鄧恩與王維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瑜涵;王維詩歌意象的修辭建構(gòu)[D];集美大學;2015年
2 于振生;《輞川集》詩歌研究[D];喀什大學;2016年
3 于成君;論日本學者對王維詩畫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4 張嘉寧;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探討王維詩歌英譯[D];山東大學;2016年
5 林集香;語文教材中的王維山水詩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6 羅蘭;王維自然審美觀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7 朱競;王維詩歌與“少年精神”[D];南昌大學;2008年
8 安麗哲;王維詩歌的色彩藝術(shù)[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李淑云;王維接受情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馬緣園;王維美學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49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84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