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風眠、石魯比較看中國20世紀美術留下的精神遺產
本文關鍵詞:從林風眠、石魯比較看中國20世紀美術留下的精神遺產
【摘要】:二十世紀的中國繪畫,有兩個人物在兩個極端被歷史永遠銘記,一個是林風眠,另一個是石魯。這是兩個不同階級、不同政治背景、不同世界觀在南北不同地域成就的藝術領袖;兩人也有諸多相似點:青年成名,中年困厄,晚年重放異彩,同樣在追求人格的獨立性,藝術的自由性上更是卓爾不群,鑄就了中國人文精神楷模的頂級范式,這種精神隨著二十世紀的終結而式微。老子曰"反者道之動",由于二十一世紀普遍良心的逐漸蘇醒,人們終將會發(fā)現(xiàn)拯救精神墮落的航標其實就在我們心里,林風眠和石魯替我們演繹了一回。
【作者單位】: 綿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關鍵詞】: 林風眠 石魯 美術 精神遺產
【分類號】:J209.2
【正文快照】: 一、林風眠、石魯藝術基本診相(一)林風眠診相林風眠名字字面很符合他后半生境遇,但他前半生從1919到1939卻可用“叱詫風云”來概括。留洋回國前后的一系列舉動給國內的美術界投下了幾枚重磅炸彈。林風眠說:藝術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藝術的第二利器,是他的力。藝術,是人生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風眠;林風眠作品[J];美術觀察;2000年01期
2 陳醉;思考林風眠[J];美術觀察;2000年01期
3 彭飛;大學院時期林風眠與蔡元培的合作——林風眠研究之一[J];榮寶齋;2005年01期
4 楊曉霞;惡夢醒來是清晨——緬懷林風眠[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彭飛;;國立藝術院創(chuàng)建伊始學潮風波——林風眠研究之四[J];榮寶齋;2005年06期
6 龍寶寶;;林風眠畫作精髓《雁歸圖》——美在孤寂[J];中國拍賣;2005年07期
7 伊苑;;春來林新風未眠——林風眠藝術生平探識[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8年10期
8 彭飛;;從杭州藝專學生鄭祖緯談中西畫并系——林風眠研究之十四[J];榮寶齋;2008年06期
9 郎紹君;;林風眠的藝術人生[J];飾;2008年04期
10 彭飛;;抗戰(zhàn)初期林風眠的兩篇佚文——林風眠研究之十一[J];榮寶齋;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惠黛;林風眠作品以稀為貴[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高素娜;柳和清藏林風眠作品再惹爭議[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南方日報記者 李培 實習生 楊文靜;林風眠與他留下的問號[N];南方日報;2010年
4 南方日報記者 郭珊;林風眠:一卷20世紀藝術百科全書[N];南方日報;2014年
5 劉東 余U,
本文編號:712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71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