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圖”、“相地”到“三遠”、“透視”——略論中國山水畫空間營造過程中的科技手法與情志彈性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14:23
本文關鍵詞:從“制圖”、“相地”到“三遠”、“透視”——略論中國山水畫空間營造過程中的科技手法與情志彈性
【摘要】:"空間"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在二維平面上所著意營建的三維假象,其中涉及中國畫特有的"散點透視"關系的布設,"三遠"甚或"六遠"的穿插,以大小、濃淡、聚散、顯晦、詳略等矛盾而又統(tǒng)一的手法的具體運用,等等�?傊�,對畫面"空間"慘淡經營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彰示人性化灌注之后的非自然山水的獨有視覺效果。對這種藝術效果的覓索,在多種有關山水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古代文獻中都有清晰反映。爬梳這些歷代畫論,并佐以當代視點,無疑是提煉、澄清、升華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空間"理念及技藝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
【關鍵詞】: 空間 三遠 透視 圖式 意境
【分類號】:J212
【正文快照】: “空間”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如果在二維平面上昧于空間感的營造,則傳統(tǒng)山水畫“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象,便失去了寄存、生發(fā)的基本條件。一直以來,中國山水畫被認為是某種“生存詩意”的載體,而這種詩意,必須依賴合理的結構空間方能落實。這方面,近代畫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蕾;;“三遠”還是“三維”——幻化了的中國山水畫空間表達[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葉孝賢;;“三遠”法則與山水畫的審美取向[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2年08期
3 吳同彥;中國畫“三遠”再探[J];美術;1997年09期
4 李敬;;淺談“三遠”之審美意境[J];文理導航(中旬);2010年08期
5 ;三遠堂[J];榮寶齋;2012年06期
6 王志剛;山水畫中的“三遠”芻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設計版);2003年01期
7 趙建中;劉國芳;;論“三遠”法的貢獻[J];美術觀察;2009年08期
8 高文亮;;從“三遠”法看傳統(tǒng)中國山水畫的空間意識[J];內蒙古藝術;2007年02期
9 劉勇;;也談“三遠”[J];巢湖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孟憲平;;作為山水意境的“三遠”——對傳統(tǒng)山水畫空間概念之反思[J];美術觀察;201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王勝乾;郭熙“三遠”之美學解析[D];中南大學;2008年
2 王通;從“仰畫飛檐”看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三遠”法[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45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64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