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的抽象因素
本文關鍵詞: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的抽象因素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當代繪畫 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 抽象因素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綜合材料繪畫所具備的表現(xiàn)特征——抽象因素的運用,即綜合材料繪畫所具有的藝術體現(xiàn)方式之一,它是繪畫表現(xiàn)中藝術家需要衡量的要素之一并以此協(xié)助其創(chuàng)造具備個人精神而區(qū)別于他人的藝術作品,同時,它與繪畫媒材的協(xié)作深化了藝術作品繪畫性、感染力度等。抽象因素既是媒材與藝術家之間,也是觀者與綜合材料繪畫之間的互動催化劑。抽象因素的構建基本通過形、色、肌理等多種創(chuàng)作手段達成,幫助當代藝術家在綜合材料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中嘗試多種表述手段來達到自己對藝術的純粹理想與追求。當今眾多藝術家選擇運用材料視覺語言表達個人內心微妙的抽象情感和精神,使其以圖像的形式被大眾所感知。需要注意的是繪畫材料的抽象表現(xiàn)并不意味著脫離現(xiàn)實,現(xiàn)實生活始終影響著藝術家對材料的感受與選擇,和對抽象因素的把握。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還原現(xiàn)實物象的具體造型與內容,但真正高級的藝術永遠將堅持關注與挖掘精神內涵視為理想,超越內容的完整或者色彩的準確。畫面最直觀的視覺美感源自形式,其次又受畫面材料技法選擇的影響。關注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抽象元素的運用具備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充分認識材料的物質美與精神文化含義,發(fā)揮材料的抽象表現(xiàn)力。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結合抽象元素,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傳載藝術家自由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微妙的內心情感。本文首先在第一章的緒論部分闡述論文主題的緣起、內容、目的等;第二章進行相關概念的界定,同時梳理抽象因素與綜合材料繪畫的關聯(lián)。第三章追溯中國當代繪畫的發(fā)展背景與起因,再推展到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如何從當代繪畫中展開,最后羅列抽象因素在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范疇的存在。第四章,主要闡述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抽象因素與中國文化的碰撞和思索。
【關鍵詞】:中國當代繪畫 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 抽象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20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3
- 1.1 課題緣起8-9
-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9-11
- 1.2.1 西方研究進展9-10
- 1.2.2 中國研究進展10-11
- 1.3 研究內容目的、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11-13
- 1.3.1 研究內容與目的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3.3 創(chuàng)新點12-13
- 第2章 綜合材料繪畫與抽象因素13-23
- 2.1 綜合材料繪畫13-14
- 2.2 綜合材料繪畫的誕生與抽象因素的關系14-23
- 2.2.1 抽象因素14
- 2.2.2 抽象因素與抽象繪畫14-16
- 2.2.3 綜合材料繪畫的誕生與抽象因素的關系16-18
- 2.2.4 西方綜合材料繪畫中的抽象因素18-23
- 第3章 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與抽象因素23-38
- 3.1 綜合材料繪畫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展開23-31
- 3.1.1 中國當代藝術的起源23-27
- 3.1.2 中國當代藝術早期的綜合材料繪畫27-31
- 3.2 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與抽象因素的合作31-38
- 3.2.1 藝術家抽象思維傳達31-32
- 3.2.2 藝術符號化32-33
- 3.2.3 畫面構圖形式33-38
- 第4章 抽象因素碰撞中國文化38-48
- 4.1 中國文化下的抽象因素與材料39-45
- 4.1.1 傳統(tǒng)中國文藝經典的介入39-42
- 4.1.2 東方哲思的抽象闡述42-43
- 4.1.3 大眾文化圖示43-44
- 4.1.4 實驗性材料媒介挖掘44-45
- 4.2 關于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抽象因素與材料運用的思索45-48
- 4.2.1 抽象語言與材料泛化45
- 4.2.2 形式,,還是內涵45-46
- 4.2.3 文化解讀立足傳統(tǒng)、兼容并蓄、緊隨時代46-48
- 結語48-49
- 參考文獻49-51
- 致謝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建學;;談詩歌的繪畫美和雕塑美[J];語文建設;2012年14期
2 王璐;;繪畫藝術在小說中的應用[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29期
3 倪艷青;析《我的空中樓閣》的繪畫美[J];山西教育;2003年23期
4 鄭平;老舍新詩的繪畫美[J];語文學刊;1996年06期
5 駱志芬,周寧;音樂藝術中的繪畫美[J];新疆藝術;1997年02期
6 任家蓁;尋找繪畫精神[J];美術觀察;2000年06期
7 宋長江;;淺論新詩的繪畫美[J];寫作;2001年12期
8 秦瑩;;中西山水詩歌繪畫美探微[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24期
9 黃良才;;《北方》的繪畫美[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尉艷麗;;繪畫中“荷”題材之美[J];大舞臺;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畫與他散文的繪畫美[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2 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畫與他散文的繪畫美[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畫與散文的意境美[A];瞿秋白百周年紀念-全國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羅憲敏;;奇情奇景 綺麗如畫——從金批看《水滸傳》的繪畫美[A];水滸爭鳴(第四輯)[C];198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樹森;我愛西藏 我畫西藏[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2 彭定安;王冠“書-畫藝術”的審美特質與思想意義[N];沈陽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立;以學識滋潤筆墨 以修養(yǎng)神助丹青[N];陜西日報;2012年
4 中國國家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 謝志高;美術意味與現(xiàn)代氣息[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宮旭紅;中國傳統(tǒng)繪畫批評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2 樊波;魏晉風流——魏晉南北朝人物畫審美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陽;中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繪畫審美初探[D];暨南大學;2016年
2 王愛娣;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的抽象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3 劉桃;具有繪畫美的材料動畫表現(xiàn)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年
4 趙目珍;淺論中國詩歌“繪畫美”的形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趙枰;認知模式觀照下聞一多詩歌英譯中繪畫美的再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尹麗娜;京劇人物形象在繪畫中的表現(xiàn)形式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7 程國棟;現(xiàn)代啟示錄—古斯塔夫·莫羅繪畫之我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任玉強;胡適“具體性”和聞一多“繪畫美”之比較[D];西南大學;2007年
9 趙巍;信息時代的繪畫藝術教育[D];河北大學;2003年
10 何恬;江南古典園林中的繪畫美[D];江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39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63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