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及造型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及造型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唐代人物畫 女性形象特征 造型方法 發(fā)展 影響
【摘要】:唐代的人物畫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同時結合了自身的時代特征,展現(xiàn)出了輝煌瑰麗的藝術特色,并出現(xiàn)了大量舉世聞名的人物畫家,呈現(xiàn)出人物畫的鼎盛之態(tài)。唐代的人物畫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從早期的畫作中侍女形象的出現(xiàn),其目的是反襯主體形象;至后期以女性形象為主體,表現(xiàn)女性生活的綺羅人物畫,女性形象的藝術特征逐步突顯出來,從而標志著繪畫功能逐步由“成教化,助人倫!毕驖M足人們審美需求的方向發(fā)展。本文在傳世的唐代名作或后人臨本中研究唐代女性形象,及其表現(xiàn)方法。重點分析以描繪女性生活為題材的“綺羅人物畫”,通過對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洞曉唐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發(fā)展及藝術審美的變化。畫卷中女子豐腴圓潤的體貌特征;開放精美的霓裳裙裾;精致考究的妝容發(fā)飾,成為唐代女性形象的標志性特征。這一時期塑造的女性形象符合當朝統(tǒng)治者及士大夫的審美情趣的需求,以吳道子、周f 等畫家們塑造的唐女形象深受世人的追捧和推崇,同時為后世對唐女形象的表現(xiàn)提供了范本。本文通過對吳道子、張萱、周f 等著名畫家的名作及其臨摹作品的賞析,提煉出以線造型、暈染賦色、傳神達意等表現(xiàn)技巧的應用方法,并分析五代宋元時期的仕女畫,研究唐代塑造女性形象的造型方法對后世仕女畫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唐代人物畫 女性形象特征 造型方法 發(fā)展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2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女性形象的表現(xiàn)為唐代人物畫家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造型及技法的經驗積累。10-12
- 1.1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中女性形象的出現(xiàn)及其特點。10
- 1.2 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技巧的發(fā)展為唐代人物畫家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經驗積累。10-11
- 1.3 “以形寫神”的美學觀點成為塑造女性形象精神面貌的要義。11-12
- 2 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特點及其演變12-25
- 2.1 《步攆圖》中的宮女形象12-13
- 2.2 《天王送子圖》中的天女形象13-14
- 2.3 綺羅人物畫中的女性形象14-20
- 2.3.1 張萱的綺羅人物畫15-17
- 2.3.2 周f 的綺羅人物畫17-20
- 2.4 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演變的歷史根源20-25
- 2.4.1 繪畫功能的轉變使女性形象在人物畫中大量出現(xiàn)20-21
- 2.4.2 “綺羅人物”畫的出現(xiàn)反映了唐代對女性審美取向的變化21-22
- 2.4.3 唐代服飾妝容的發(fā)展與變化使繪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精神世界的表現(xiàn)更為豐富22-25
- 3 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造型方法25-36
- 3.1 線條的表現(xiàn)方法25-29
- 3.1.1 注重線條自身的表現(xiàn)力和生命力25-27
- 3.1.2 線條的組織對人體結構、動態(tài)及衣褶的表現(xiàn)27-29
- 3.2 設色的表現(xiàn)使人物更為豐滿29-31
- 3.2.1 繪畫材料的進步使唐時期畫家對女性形象的表現(xiàn)更為精致豐滿30
- 3.2.2 設色方法的進步使畫面更為精妙30-31
- 3.3 對體態(tài)動作的設計31-34
- 3.3.1 取勢造像31-32
- 3.3.2 人物動態(tài)關系的表現(xiàn)32-34
- 3.4 對神態(tài)的描繪反映了女性形象的心理和情緒34-36
- 4 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與造型對五代宋元仕女畫的影響36-41
- 4.1 唐代人物畫中的女性形象對五代宋元時期仕女畫的影響36-38
- 4.1.1 “吳家樣”成為釋道畫中女性形象的范本36-37
- 4.1.2 “周家樣”對五代宋元時期人物畫中女性形象的影響37-38
- 4.2 唐代人物畫中的女性形象造型方法為五代宋元仕女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38-41
- 4.2.1 形象來源于生活,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特征38
- 4.2.2 以衣飾、體態(tài)表現(xiàn)人物的身份38-39
- 4.2.3 以衣褶的變化來表現(xiàn)動態(tài)與身體結構39
- 4.2.4 女性形象傳神之表現(xiàn)39
- 4.2.5 繪畫技巧及繪畫風格對五代宋元時期的仕女畫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39-41
- 結論41-42
- 參考文獻42-43
- 后記43-44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邱佩娜;;服裝的二維造型方法[J];裝飾;2013年07期
2 宋華;;探析抽象圖形類標志的造型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01期
3 周年國;;形態(tài)的數字化生成及其特點淺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年11期
4 陸曉云;平面裝飾的造型方法探微[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1年01期
5 霍九江;;試談素描的造型方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史卓;羅笑南;葉夢;;網殼結構設計中的細分造型方法[A];第十四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蔭祥;我的兒童水墨畫教學[N];美術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宏慶;若干細分造型方法與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高勃;牙冠外形三維光學測量與造型方法的建立和貼面、全冠CAD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李焱;秦漢時期雕塑對我創(chuàng)作的影響[D];魯迅美術學院;2015年
2 李曉霞;唐代人物畫中女性形象及造型方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瑾;基于AutoCAD的異型耐火磚模具3D造型方法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4 田慶;支持結構設計的葉片CAD造型方法研究與系統(tǒng)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高鵬東;人臉檢測和造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許玲玲;自由曲線的非線性細分造型方法[D];中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330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53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