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書畫消費與士大夫的身份危機
本文關鍵詞:晚明書畫消費與士大夫的身份危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晚明消費社會中,書畫消費活動逐漸由士大夫階層普及到社會下層,呈現(xiàn)大眾化趨勢。社會各階層紛紛仿效士大夫的消費活動,形成書畫消費場域的社會競爭,嚴重削弱了書畫消費的身份象征意味。這使得士大夫產生極大的身份危機。因此,他們采取區(qū)分雅俗身份,創(chuàng)新消費品味,轉變流行時尚,增加書畫的特殊化等方式,保持與其他階層的社會差異,重塑書畫消費中的身份意義。這映照出晚明社會階層變動時社會自我調節(jié)機制的運行狀況。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晚明 書畫消費 士大夫 社會階層 身份認同
【分類號】:J209.2
【正文快照】: 消費社會學認為,除財富、文化、職業(yè)之外,消費也是重要的社會分層標準,消費行為、品味具有社會階層的符號象征功能!1〕晚明社會經濟發(fā)達,消費主義盛行,已形成消費社會的基本特征!2〕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使得原以職業(yè)劃分的社會階層關系遭到嚴重破壞,帶有階層區(qū)分屬性的消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范金民;;斌斌風雅——明后期徽州商人的書畫收藏[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3年01期
2 李懷;程華敏;;消費分層:一個社會分層的重要維度[J];江漢論壇;2010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葉康寧;競尚清雅:明代嘉萬時期的書畫消費[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馬倩;;我國奢侈品消費現(xiàn)狀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2 梁秋燕;;西部山區(qū)農戶的收入結構與消費結構——基于收入分層和消費分層的比較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劉金亭;明代石刻書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2 崔祖菁;一個另類的藝術生態(tài):明代藝術品“雅賄”現(xiàn)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3 顏曉軍;宇宙在乎手[D];中國美術學院;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馬林芳;王建平;;消費分層∶社會發(fā)展視野中的社會分層[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2 李春玲;;當代中國社會的消費分層[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李培林,張翼;消費分層:啟動經濟的一個重要視點[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黃小峰;從官舍到草堂[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2 吳鵬;晚明士人生活中的書法世界[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3 陳怡勛;從文徵明風格為主之代筆畫家與作偽畫家看十六世紀蘇州藝術市場之概況[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4 紀學艷;張丑書畫鑒藏與著錄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5 葉梅;晚明嘉興項氏法書鑒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6 黃朋;明代中期蘇州地區(qū)書畫鑒藏家群體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朝輝;;論《郊區(qū)佛爺》中移民后代的身份危機[J];文教資料;2010年20期
2 劉青;;對《蘇菲的選擇》中身份主題的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1年03期
3 薛歡;;雜糅文化下的身份危機——以《在一個自由的國度》為例[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3年11期
4 安志宏;劉麗珍;;論猶太人夏洛克的身份危機[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李丹玲;;性別與空間——從女性主義地理學分析《去十九號房》中的身份危機[J];作家;2012年02期
6 尚立堅;;論《藻海無邊》中安特瓦內特的身份危機[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年07期
7 魏爽;毛延生;;“身份危機”的話語象似性表征——以《阿拉比》的認知文體學分析為例[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8 婁淑洪;;《愛無可忍》中的男性身份危機[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9 朱萬澤;王瀾;;后殖民語境中當代美國印第安人的身份危機與生存困境[J];作家;2009年04期
10 辛媛媛;;不僅僅是舞袍:從身份危機到自我救贖——解讀謝爾曼·亞歷克西作品《你典當?shù)奈襾碲H回》[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孟慧麗 (首都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體驗身份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2 孫溯源;哈馬斯的身份危機[N];經濟觀察報;2006年
3 陳定家;網絡時代文學身份的危機[N];中國文化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景曉強;身份危機、面子與對外政策[D];外交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凱;對身份危機的?率浇庾x[D];暨南大學;2008年
2 韓倩倩;基于混雜理論的《白牙》人物身份危機與混雜身份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12年
3 朱麗莉;現(xiàn)代人的身份危機—《蘇菲的選擇》的拉康式解讀[D];蘭州大學;2013年
4 房正笑;權力制約下的身份危機[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5 劉琳;《藻海茫!分械纳矸菖c創(chuàng)傷[D];西南大學;2008年
6 余娟;身份危機下的自我審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趙挺宇;[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4年
8 李婉晴;《新格拉布街》中的身份危機[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9 胡藝丹;“雙重意識”下的身份危機[D];江南大學;2011年
10 黃曉麗;從“差異”到“雜糅”:《去吧,,摩西》中的身份危機與重構[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晚明書畫消費與士大夫的身份危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6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46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