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仇英《清明上河圖》釋惑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4-02-14 23:15
<正>《清明上河圖》可以說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廣的一件繪畫作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各種摹本、仿本分別藏于世界各地一百余個博物館,這些摹本、仿本畫面內容和繪畫風格不盡相同,無疑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困惑,各種研究著作對其缺乏史證的解讀和演繹,也讓讀者莫衷一是,甚至以訛傳訛。中國美術史專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單國霖編著的《張擇端、仇英〈清明上河圖〉釋惑解讀》,以大量史料為依據(jù),對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和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進行了考訂,
【文章頁數(shù)】:1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8786
【文章頁數(shù)】:1 頁
【部分圖文】:
圖5-6從左至右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鰨?儀饗蠐謐⒅丶揖吖δ艿畝嘌???肚迕魃蝦油肌?中有一箱凳,既可儲物,又可拿來坐下歇腳,達到了一物多用的目的。宋代普通百姓室內多簡單的長條桌和長條凳且相比文人雅士常使用的家具,桌凳模板體量相對較大,而且椅類家具精致且做工復雜,雖高型家具逐漸在下層人民中普及,但是礙于百姓消費能力,....
本文編號:3898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89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