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山水畫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8 16:42
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jù)著畫科之首的位置,其山水意境之魅力與表現(xiàn)手法為文人雅士所鐘愛。但其“山水居首”的位置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到唐末五代之時才得以確立。當人們提及中國山水畫時,其焦點多置于五代兩宋山水畫的成熟,感之氣勢,嘆之手法。甚至有關(guān)中國繪畫史類論著與文章在提到山水畫時,也多著力費墨于五代之后的山水畫。山水畫于五代時所表現(xiàn)出的成熟狀態(tài),顯得尤為唐突,背后必定存在著早期山水畫的演變過程,但對待這個問題,卻乏有關(guān)注,深入不夠。故對早期山水畫的演變軌跡進行梳理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早期山水畫的空間結(jié)構(gòu),以及早期山水畫的各組成元素——包括山石、樹木、云水——的演變過程以及淺析山水畫產(chǎn)生之時的思想條件展開,本文摒棄單一的研究視角,結(jié)合除畫論文獻與傳世作品之外的民間畫跡進行分析。為了脈絡(luò)的清晰,本文仍采用歷時性的時間軸為主線,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橫向?qū)Ρ妊芯?將視域放諸于墓室壁畫、畫像磚(石)、敦煌壁畫以及器物的山水圖像上,互為印證,達到圖像證史的最佳效果。研究表明,山水畫在五代之前已具備了成熟的條件,盛、中唐之際漸具規(guī)模,但礙于盛、中唐之際無傳世卷軸作品存在,所以山水畫之于五代為世人所熟知。...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課題研究背景
2 課題研究目的和意義
3 課題研究的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
3.1 國內(nèi)研究狀況
3.2 國外研究狀況
4 課題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漢至魏晉:裝飾轉(zhuǎn)向?qū)憣崱剿嫯a(chǎn)生
1.1 山水畫產(chǎn)生的條件
1.2 二維到三維:縱深空間的探索
1.2.1 直線排列法
1.2.2 前后遮擋法
1.2.3 圓圈分隔法
1.2.4 重疊遠退法
1.3 構(gòu)成元素畫法
1.3.1 山石:向?qū)憣嵽D(zhuǎn)變
1.3.2 樹木:轉(zhuǎn)向?qū)憣嵉摹癝”形、結(jié)瘤狀
1.3.3 云水畫法:回旋漫卷
小結(jié)
第二章 隋唐:各要素完善發(fā)展——山水畫走向成熟
2.1 合理的布列構(gòu)圖——尋找統(tǒng)一空間
2.1.1 對稱式組合山水
2.1.2 大畫幅全景構(gòu)圖
2.2 構(gòu)成元素畫法
2.2.1 山石:皴法的雛形
2.2.2 樹木:墨筆勾畫的寫實性
2.2.3 云水:以勾線為主的水可泛舟,云可狀物
小結(jié)
第三章 唐末五代:模山擬水——山水畫成熟
3.1 地域性山水——連續(xù)的空間
3.1.1 紀念碑性的高山居中式構(gòu)圖
3.1.2 多層次對出式構(gòu)圖
3.2 構(gòu)成元素畫法
3.2.1 山石:皴法成熟
3.2.2 樹法:寫實景樹木
3.2.3 云水:對留白表現(xiàn)云水的探索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與實踐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韓休墓室壁畫印證唐代山水之變[J]. 徐華. 美術(shù). 2016(06)
[2]“初曉日出”:唐代山水畫的焦點記憶——韓休墓出土山水壁畫與日本傳世琵琶山水畫互證[J]. 葛承雍. 美術(shù)研究. 2015(06)
[3]唐韓休墓壁畫山水圖芻議[J]. 鄭巖.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5(05)
[4]臥游仙境:漢晉壁畫墓中的山水題材[J]. 莊蕙芷. 中國美術(shù)研究. 2015(01)
[5]古墓山影——從鳳凰山漢代壁畫墓看早期山水畫的自覺與構(gòu)制[J]. 石巖. 美術(shù)觀察. 2015(02)
[6]“唐韓休墓出土壁畫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J]. 本刊編輯部,楊岐黃. 考古與文物. 2014(06)
[7]地圖說:敦煌壁畫山水畫新探[J]. 周榕清. 藝術(shù)百家. 2014(04)
[8]東晉玄學與山水畫之濫觴[J]. 賀欣. 芒種. 2013(08)
[9]敦煌隋代山水與空間表現(xiàn)[J]. 趙聲良. 敦煌研究. 2012(05)
[10]中國古代早期山水畫樹木圖式研究[J]. 梁慧. 美與時代(下). 2012(07)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云水圖式研究[D]. 趙凱昕.上海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敦煌壁畫山水與中原傳統(tǒng)山水畫之比較研究[D]. 錢玲.吉林大學 2009
[2]古典山水畫空間理論研究述評及建構(gòu)[D]. 曹明.安徽大學 2007
[3]中國早期畫山水中的圖式試探[D]. 陳永紅.四川大學 2006
[4]論傳統(tǒng)中國畫的空間圖式建構(gòu)[D]. 董竟成.首都師范大學 2006
[5]中國山水畫構(gòu)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 孫冰.東北師范大學 2006
[6]魏晉至宋元時期中國山水畫思想觀念研究[D]. 林鴻.江西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22399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課題研究背景
2 課題研究目的和意義
3 課題研究的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
3.1 國內(nèi)研究狀況
3.2 國外研究狀況
4 課題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漢至魏晉:裝飾轉(zhuǎn)向?qū)憣崱剿嫯a(chǎn)生
1.1 山水畫產(chǎn)生的條件
1.2 二維到三維:縱深空間的探索
1.2.1 直線排列法
1.2.2 前后遮擋法
1.2.3 圓圈分隔法
1.2.4 重疊遠退法
1.3 構(gòu)成元素畫法
1.3.1 山石:向?qū)憣嵽D(zhuǎn)變
1.3.2 樹木:轉(zhuǎn)向?qū)憣嵉摹癝”形、結(jié)瘤狀
1.3.3 云水畫法:回旋漫卷
小結(jié)
第二章 隋唐:各要素完善發(fā)展——山水畫走向成熟
2.1 合理的布列構(gòu)圖——尋找統(tǒng)一空間
2.1.1 對稱式組合山水
2.1.2 大畫幅全景構(gòu)圖
2.2 構(gòu)成元素畫法
2.2.1 山石:皴法的雛形
2.2.2 樹木:墨筆勾畫的寫實性
2.2.3 云水:以勾線為主的水可泛舟,云可狀物
小結(jié)
第三章 唐末五代:模山擬水——山水畫成熟
3.1 地域性山水——連續(xù)的空間
3.1.1 紀念碑性的高山居中式構(gòu)圖
3.1.2 多層次對出式構(gòu)圖
3.2 構(gòu)成元素畫法
3.2.1 山石:皴法成熟
3.2.2 樹法:寫實景樹木
3.2.3 云水:對留白表現(xiàn)云水的探索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與實踐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韓休墓室壁畫印證唐代山水之變[J]. 徐華. 美術(shù). 2016(06)
[2]“初曉日出”:唐代山水畫的焦點記憶——韓休墓出土山水壁畫與日本傳世琵琶山水畫互證[J]. 葛承雍. 美術(shù)研究. 2015(06)
[3]唐韓休墓壁畫山水圖芻議[J]. 鄭巖.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5(05)
[4]臥游仙境:漢晉壁畫墓中的山水題材[J]. 莊蕙芷. 中國美術(shù)研究. 2015(01)
[5]古墓山影——從鳳凰山漢代壁畫墓看早期山水畫的自覺與構(gòu)制[J]. 石巖. 美術(shù)觀察. 2015(02)
[6]“唐韓休墓出土壁畫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J]. 本刊編輯部,楊岐黃. 考古與文物. 2014(06)
[7]地圖說:敦煌壁畫山水畫新探[J]. 周榕清. 藝術(shù)百家. 2014(04)
[8]東晉玄學與山水畫之濫觴[J]. 賀欣. 芒種. 2013(08)
[9]敦煌隋代山水與空間表現(xiàn)[J]. 趙聲良. 敦煌研究. 2012(05)
[10]中國古代早期山水畫樹木圖式研究[J]. 梁慧. 美與時代(下). 2012(07)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云水圖式研究[D]. 趙凱昕.上海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敦煌壁畫山水與中原傳統(tǒng)山水畫之比較研究[D]. 錢玲.吉林大學 2009
[2]古典山水畫空間理論研究述評及建構(gòu)[D]. 曹明.安徽大學 2007
[3]中國早期畫山水中的圖式試探[D]. 陳永紅.四川大學 2006
[4]論傳統(tǒng)中國畫的空間圖式建構(gòu)[D]. 董竟成.首都師范大學 2006
[5]中國山水畫構(gòu)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 孫冰.東北師范大學 2006
[6]魏晉至宋元時期中國山水畫思想觀念研究[D]. 林鴻.江西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223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72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