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先驅(qū)張熊的繪畫及其傳承與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20:44
清末民初的海上畫壇已經(jīng)引起了眾多學(xué)者的注意,然而大部分依然停留在諸如任伯年、吳昌碩等有限的幾位大名家身上,不僅缺少諸多名家的個案研究,就連張熊這樣在歷史上顯赫一時的“海派”巨匠,其研究成果也是非常有限。本文正是對這一缺失做一補充,試圖填補學(xué)術(shù)空白,并進一步推動與豐富“海派”的研究。 本文的寫作主要分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對張熊來滬前的生活、思想與藝術(shù)進行探討研究,根據(jù)筆者發(fā)現(xiàn)的張熊早年詩集——《蘅垞樓詩鈔》(稿本),結(jié)合其他材料進行考證論述。第二章集中于對張熊赴滬時間、畫風(fēng)變化的討論。針對以往學(xué)者對張熊來滬時間的不一意見,依據(jù)所掌握的文獻和作品考證張熊更為確切的寓滬時間,并以此為時間界分,通過作品來討論他來滬前后的畫風(fēng)變化及其原因。第三章探討張熊與“鴛湖畫派”的形成,就“鴛湖派”之說,從文獻記載考證此派的形成、組成人員、藝術(shù)取向,在“海派”花鳥畫發(fā)展中的地位以及“鴛湖派”的畫學(xué)傳授與藝術(shù)傳播的影響。第四章就日本保存的資料,討論張熊晚年為何引起鄰國日本收藏家和愛好者的關(guān)注,以及張熊晚年對日本的影響。
【文章頁數(shù)】:11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本研究選題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jié) 張熊相關(guān)研究狀況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方向
第一章 《蘅垞樓詩鈔》與赴滬前的張熊
第一節(jié) 張熊生平與《蘅垞樓詩鈔》
第二節(jié) 赴滬前的師友交往與行跡
一 藝術(shù)師承
二 行跡與交往
第三節(jié) 筆耕賣畫和自題五十歲獨坐圖
小結(jié)
第二章 寓滬與畫風(fēng)之變
第一節(jié) 寓滬時間考
第二節(jié) 赴滬畫風(fēng)之轉(zhuǎn)變
小結(jié)
第三章 課徒與授畫考
第一節(jié) 張熊弟子與"鴛湖派"
第二節(jié) 張熊與晚輩友人
第三節(jié) 張熊課徒與畫譜
一 張熊畫譜
二 《芥子園畫傳》
小結(jié)
第四章 對日本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張熊與日人的交往
第二節(jié) 日本人心目中的張熊
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部分
附錄一 張熊年表
附錄二 海派中嘉興籍畫家名錄
附錄三 張熊作品題材與題款一覽表
插圖目錄
參考書目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論王概與《芥子園畫傳初集》[J]. 呂曉.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0(02)
[2]自有清香先宇內(nèi)——海派先驅(qū)張熊的繪畫及影響[J]. 方國權(quán). 榮寶齋. 2008(04)
本文編號:3696348
【文章頁數(shù)】:11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本研究選題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jié) 張熊相關(guān)研究狀況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方向
第一章 《蘅垞樓詩鈔》與赴滬前的張熊
第一節(jié) 張熊生平與《蘅垞樓詩鈔》
第二節(jié) 赴滬前的師友交往與行跡
一 藝術(shù)師承
二 行跡與交往
第三節(jié) 筆耕賣畫和自題五十歲獨坐圖
小結(jié)
第二章 寓滬與畫風(fēng)之變
第一節(jié) 寓滬時間考
第二節(jié) 赴滬畫風(fēng)之轉(zhuǎn)變
小結(jié)
第三章 課徒與授畫考
第一節(jié) 張熊弟子與"鴛湖派"
第二節(jié) 張熊與晚輩友人
第三節(jié) 張熊課徒與畫譜
一 張熊畫譜
二 《芥子園畫傳》
小結(jié)
第四章 對日本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張熊與日人的交往
第二節(jié) 日本人心目中的張熊
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部分
附錄一 張熊年表
附錄二 海派中嘉興籍畫家名錄
附錄三 張熊作品題材與題款一覽表
插圖目錄
參考書目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論王概與《芥子園畫傳初集》[J]. 呂曉.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0(02)
[2]自有清香先宇內(nèi)——海派先驅(qū)張熊的繪畫及影響[J]. 方國權(quán). 榮寶齋. 2008(04)
本文編號:3696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69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