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石濤“一畫”論對中國現當代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19:30
石濤的《畫語錄》是清代最重要的繪畫美學著作,“一畫”論作為核心理論,將繪畫原理與方法論統(tǒng)一其中,貫穿一氣!耙划嫛痹谑瘽磥,是一切事物最原始的狀態(tài),也是一切事物的指歸!白砸灰苑秩f,自萬以治一”,始于一而終于一,這都是對“一畫”回歸原點之道的詮釋。歷代學者對“一畫”論進行了不同層面的解讀,各有側重。本文試圖從中國山水畫的構成語言點、線、面的角度去理解山水畫理論精髓的石濤“一畫”之理。既而分析現代山水畫的發(fā)展現狀,得出現代山水畫中的不足和缺失。作為繪畫理論,石濤的“一畫”論,不管是對當時還是現代都有著廣泛的指示作用。這一切也源于他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十八章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原理到具體的筆墨法則,運腕技巧,山石皴法,林木畫法都有著介紹。尤其是最后幾章從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方面加以論述頗有道理!耙划嫛本褪恰耙划嫛敝,但是畫家不能囿于法則,雖然石濤提出的都是具體的可操可行的繪畫法則,但是要學會師古以化古,借古以開今,其根本旨意即是“畫者從于心”然后才能“陶詠乎我也”,強調創(chuàng)作的自由和“我用我法”的隨時突破創(chuàng)新。 “筆墨當隨時代”,在新時期的新環(huán)境下,不同層次的畫家積極響應號召,進行著不同形式的探索。...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一畫"論概述
(一) "一畫"論的哲學基礎
1.道家思想與"一畫"論
2.太極美學與"一畫"論
(二) "一畫"論體系建構
二、從中國山水畫構成解讀"一畫"
(一) 點的構成
1.從點的原始性理解"一畫"論的產生
2.從點的基礎性看"一畫"論的功用
3.從點的生命性看"一畫"論的生命力
(二) 線的構成
(三) 面的構成
三、20世紀中國山水畫發(fā)展現狀及趨勢
(一) 二十世紀初的摹古風
(二) 二十世紀中期的"革命現實主義"
(三) 改革開放后的當代山水畫現狀
四、石濤"一畫"論對中國現代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一) 我何以為我?——創(chuàng)作心態(tài)、品格的確立
(二) 師造化——山水畫創(chuàng)作素材的積累
1.筆非生活不神
2.墨非蒙養(yǎng)不靈
3.先受而后識
(三) 神遇跡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醞釀與表達
1.擴大表現題材的領域
2.探索多樣化表現手法
3.個性表達,最終逍遙法外
五、對當代的反思——尋找生命的清泉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作品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演衍和變革[J]. 盧輔圣,湯哲明. 藝術.生活. 2009(05)
[2]當代山水畫思考[J]. 張桐瑀. 中國書畫. 2008(09)
[3]談學山水畫[J]. 李可染. 美術研究. 1979(01)
本文編號:3692915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一畫"論概述
(一) "一畫"論的哲學基礎
1.道家思想與"一畫"論
2.太極美學與"一畫"論
(二) "一畫"論體系建構
二、從中國山水畫構成解讀"一畫"
(一) 點的構成
1.從點的原始性理解"一畫"論的產生
2.從點的基礎性看"一畫"論的功用
3.從點的生命性看"一畫"論的生命力
(二) 線的構成
(三) 面的構成
三、20世紀中國山水畫發(fā)展現狀及趨勢
(一) 二十世紀初的摹古風
(二) 二十世紀中期的"革命現實主義"
(三) 改革開放后的當代山水畫現狀
四、石濤"一畫"論對中國現代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一) 我何以為我?——創(chuàng)作心態(tài)、品格的確立
(二) 師造化——山水畫創(chuàng)作素材的積累
1.筆非生活不神
2.墨非蒙養(yǎng)不靈
3.先受而后識
(三) 神遇跡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醞釀與表達
1.擴大表現題材的領域
2.探索多樣化表現手法
3.個性表達,最終逍遙法外
五、對當代的反思——尋找生命的清泉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作品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演衍和變革[J]. 盧輔圣,湯哲明. 藝術.生活. 2009(05)
[2]當代山水畫思考[J]. 張桐瑀. 中國書畫. 2008(09)
[3]談學山水畫[J]. 李可染. 美術研究. 1979(01)
本文編號:36929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69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