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池塘·浮沉》系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23:56
《池塘·浮沉》系列作品是以池塘中植物作為繪畫元素,將個人情緒表達于畫面之中,客觀記錄的同時進行主觀分析與表現(xiàn),從而呈現(xiàn)池塘景色的特征。本文就創(chuàng)作構思、構圖、色調以及營造藝術氛圍等方面進行闡述,研究如何運用點、線、面構成形式以及語言風格因素來完成繪畫創(chuàng)作,重點凸顯池塘幽靜而富有生命魅力的情感表達。在《池塘·浮沉》系列水彩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尋找作品的創(chuàng)作理念,提高自身的藝術修為與畫面效果的感染力。通過創(chuàng)作實踐,運用水彩的繪畫元素,真誠的表現(xiàn)出池塘中植物不同的面貌,并將筆者對客觀事物獨到的觀察與理解融入畫面當中,注重情感的傳遞。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2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
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第二章《池塘·浮沉》系列作品的起源《池塘·浮沉》系列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產生于莫奈的《睡蓮》,本章從兩個部分進行闡述,一是剖析莫奈《睡蓮》系列作品尋找激發(fā)筆者創(chuàng)作的源頭;二是現(xiàn)實中池塘景色對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入到創(chuàng)作中,使作品更能打動觀者。一、莫奈《睡蓮》作品對我的啟發(fā)克勞德·莫奈是19世紀法國的印象派畫家,一生佳作無數(shù),其中晚年的《睡蓮》系列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對筆者的創(chuàng)作起了推動性的作用。(如圖2-1、2-2所示)第一,《睡蓮》的形態(tài),這幅作品為莫奈晚年身患眼疾時所作,畫面中睡蓮失去了原初的形態(tài),并沒有清晰的邊緣線作為劃分,色彩交融在一起,從中體現(xiàn)詩般的意境和畫家純凈的心靈;第二,《睡蓮》的色彩與用筆,在色彩上,莫奈追尋著光線并忠實的反映在畫面上,巧妙運用互補色使池塘和睡蓮形成對比,藍紫色在畫面中更加體現(xiàn)色彩的表現(xiàn)力,和諧而富有變化,層次分明;繪畫語言筆觸柔美,又有著多變而相互交錯的筆法區(qū)分池塘和睡蓮,使畫面產生流動感,密集而整體的筆觸襯托出池塘的寧靜。通過對莫奈《睡蓮》組畫的深入分析與研究,在畢業(yè)創(chuàng)作中筆者主要從色彩和構圖兩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借鑒。從整體上看莫奈《睡蓮》組畫呈現(xiàn)灰色調子,圖2-2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2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圖2-1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1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
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第三章《池塘·浮沉》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繪畫方向的確立只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創(chuàng)作研究過程更是至關重要。本章就構思、構圖、色調、光的運用、繪畫語言等方面對創(chuàng)作的過程進行闡述,深度解讀筆者的創(chuàng)作痕跡。一、創(chuàng)作構思鄭板橋先生在談論畫竹經驗時曾提出“三竹說”,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將其對應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可見在真正落筆作畫之前,觀察與思考也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階段。《池塘·浮沉》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前期,筆者于素材搜集的過程中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如何將秋季池塘的凄涼之美借助繪畫語言傳遞給觀者,做到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tǒng)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構圖這一因素。構圖一般被放在“畫之總要”的地位,對于整個畫面的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完善創(chuàng)作構思及構圖,筆者在創(chuàng)作初期翻閱了一些相關書籍與畫冊,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解讀,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構圖帶來的視覺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其中趙云龍先生威尼斯和德累斯頓暮色系列寫生作品(如圖3-1所示)對我影響頗深,二者雖題材有所不同,但其畫面點、線、面構成及“水”元素的運用為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后期以色彩小稿的形式(如圖3-2所示)確立畫面構思,注重植物與水面的分布,枝莖的長短、粗細及相互之間錯落有致的穿插組合,在參考素材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主觀處理,利用繪畫的抽象符號構建意象世界。《池塘·浮沉》系列創(chuàng)作整體采用近景式構圖,通過對描繪對象的取舍、整合,選取池塘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物進行細致刻畫,將局部加以放大、強調,呈現(xiàn)圖3-1趙云龍《威尼斯印象12》Fig.3-1ZhaoYunlong,Impression12ofVenice圖3-2姜智慧《色彩小稿》Fig.3-2JiangZhi"sColorDraf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獻給舊時光的禮贊——論關偉水彩畫中的“記憶現(xiàn)實”[J]. 李書春. 藝術工作. 2017(03)
[2]淺談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語言的多樣性[J]. 陳嘉蓉. 中國藝術. 2016(03)
[3]論中國水彩畫的語言特征與發(fā)展[J]. 韓鄂生.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4(04)
[4]近現(xiàn)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xiàn)[J]. 蔣雪. 大眾文藝. 2014(01)
[5]論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J]. 賈昌娟.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6]繪畫空間的表現(xiàn)形式[J]. 秦紅衛(wèi). 美術觀察. 2012(08)
[7]論油畫藝術中主觀性色彩的情感表達[J]. 童小峰. 美術教育研究. 2012(12)
[8]談“即興”情感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 肖麗. 藝術研究. 2012(02)
[9]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色彩運用與情感表達之間關系淺論[J]. 王森. 考試周刊. 2011(80)
[10]構圖形式在繪畫中的運用[J]. 李星. 大舞臺. 2011(06)
本文編號:3583693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2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
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第二章《池塘·浮沉》系列作品的起源《池塘·浮沉》系列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產生于莫奈的《睡蓮》,本章從兩個部分進行闡述,一是剖析莫奈《睡蓮》系列作品尋找激發(fā)筆者創(chuàng)作的源頭;二是現(xiàn)實中池塘景色對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入到創(chuàng)作中,使作品更能打動觀者。一、莫奈《睡蓮》作品對我的啟發(fā)克勞德·莫奈是19世紀法國的印象派畫家,一生佳作無數(shù),其中晚年的《睡蓮》系列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對筆者的創(chuàng)作起了推動性的作用。(如圖2-1、2-2所示)第一,《睡蓮》的形態(tài),這幅作品為莫奈晚年身患眼疾時所作,畫面中睡蓮失去了原初的形態(tài),并沒有清晰的邊緣線作為劃分,色彩交融在一起,從中體現(xiàn)詩般的意境和畫家純凈的心靈;第二,《睡蓮》的色彩與用筆,在色彩上,莫奈追尋著光線并忠實的反映在畫面上,巧妙運用互補色使池塘和睡蓮形成對比,藍紫色在畫面中更加體現(xiàn)色彩的表現(xiàn)力,和諧而富有變化,層次分明;繪畫語言筆觸柔美,又有著多變而相互交錯的筆法區(qū)分池塘和睡蓮,使畫面產生流動感,密集而整體的筆觸襯托出池塘的寧靜。通過對莫奈《睡蓮》組畫的深入分析與研究,在畢業(yè)創(chuàng)作中筆者主要從色彩和構圖兩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借鑒。從整體上看莫奈《睡蓮》組畫呈現(xiàn)灰色調子,圖2-2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2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圖2-1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組畫Figure2-1ClaudeMonet"sWaterlilySeries
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第三章《池塘·浮沉》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繪畫方向的確立只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創(chuàng)作研究過程更是至關重要。本章就構思、構圖、色調、光的運用、繪畫語言等方面對創(chuàng)作的過程進行闡述,深度解讀筆者的創(chuàng)作痕跡。一、創(chuàng)作構思鄭板橋先生在談論畫竹經驗時曾提出“三竹說”,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將其對應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可見在真正落筆作畫之前,觀察與思考也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階段。《池塘·浮沉》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前期,筆者于素材搜集的過程中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如何將秋季池塘的凄涼之美借助繪畫語言傳遞給觀者,做到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tǒng)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構圖這一因素。構圖一般被放在“畫之總要”的地位,對于整個畫面的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完善創(chuàng)作構思及構圖,筆者在創(chuàng)作初期翻閱了一些相關書籍與畫冊,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解讀,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構圖帶來的視覺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其中趙云龍先生威尼斯和德累斯頓暮色系列寫生作品(如圖3-1所示)對我影響頗深,二者雖題材有所不同,但其畫面點、線、面構成及“水”元素的運用為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后期以色彩小稿的形式(如圖3-2所示)確立畫面構思,注重植物與水面的分布,枝莖的長短、粗細及相互之間錯落有致的穿插組合,在參考素材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主觀處理,利用繪畫的抽象符號構建意象世界。《池塘·浮沉》系列創(chuàng)作整體采用近景式構圖,通過對描繪對象的取舍、整合,選取池塘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物進行細致刻畫,將局部加以放大、強調,呈現(xiàn)圖3-1趙云龍《威尼斯印象12》Fig.3-1ZhaoYunlong,Impression12ofVenice圖3-2姜智慧《色彩小稿》Fig.3-2JiangZhi"sColorDraf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獻給舊時光的禮贊——論關偉水彩畫中的“記憶現(xiàn)實”[J]. 李書春. 藝術工作. 2017(03)
[2]淺談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語言的多樣性[J]. 陳嘉蓉. 中國藝術. 2016(03)
[3]論中國水彩畫的語言特征與發(fā)展[J]. 韓鄂生.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4(04)
[4]近現(xiàn)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xiàn)[J]. 蔣雪. 大眾文藝. 2014(01)
[5]論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J]. 賈昌娟.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6]繪畫空間的表現(xiàn)形式[J]. 秦紅衛(wèi). 美術觀察. 2012(08)
[7]論油畫藝術中主觀性色彩的情感表達[J]. 童小峰. 美術教育研究. 2012(12)
[8]談“即興”情感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 肖麗. 藝術研究. 2012(02)
[9]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色彩運用與情感表達之間關系淺論[J]. 王森. 考試周刊. 2011(80)
[10]構圖形式在繪畫中的運用[J]. 李星. 大舞臺. 2011(06)
本文編號:3583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58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