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國寓言的國際性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01-01 04:48
徐悲鴻于1940年在印度創(chuàng)作的作品《愚公移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之一。對蘇利文等西方藝術(shù)史學家來說,《愚公移山》的中西美術(shù)混合風格沒有美學品位,但對中國學者來說,這幅畫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畫中的團結(jié)抗日精神正是當時所需要的。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研究多偏重于這件作品對中國政治、歷史、社會、藝術(shù)文化的意義,相比之下,關于作品的國際性意義卻很少探討;氐疆敃r的歷史語境,泰戈爾其實在徐悲鴻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邀請徐悲鴻到印度國際大學并非只是因為徐悲鴻是知名的中國畫家,而且還因為徐悲鴻的藝術(shù)在泰戈爾欲提倡的國際主義、亞洲主義與中印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文章來源】:美術(shù).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本文編號:3561652
【文章來源】:美術(shù).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本文編號:3561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56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