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彩風景畫的寫意語言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1-11-01 22:26
水彩畫相對于其他畫種來說,更容易被人接受,因為它容易讓人理解,更能看懂,所以更受歡迎。水彩畫輕松明凈的畫面效果,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要,自然備受大家喜愛。同時因為水彩畫方便攜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水彩繪畫隊伍中。水彩畫所帶有的自身特征決定了它表現(xiàn)語言的自發(fā)性,水彩畫畫家用“水”把稍縱即逝的表現(xiàn)對象表達出來,由“水”這一媒介而引發(fā)出的繪畫觀念,顯現(xiàn)出來就是水彩畫“即興”的效果,就好像畫中國水墨畫一樣,每一筆即時成像,體現(xiàn)了“寫意”的特點。水彩創(chuàng)作的技法和題材豐富多彩,形成了多元化發(fā)展的局面,可是水彩作品的情感因素投入?yún)s比較少,畫家在制作上越來越花功夫,往往重技不重“我”,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自由,趨向工藝性,缺少社會容量,感召力不強,使水彩的本土韻味大打折扣,忽視了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寫意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從中國傳統(tǒng)繪畫發(fā)展道路來看,寫意精神在中國藝術精神中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寫意精神也是中國精神和美學領域上的一種理念!皩懸狻痹趪鴥(nèi)水彩畫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每個藝術家所營造的畫面效果,因人因地因情因景而不同。寫意,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要。寫意水彩在中國有著廣...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楊義輝《佛曉》(來源:風景水彩表現(xiàn))
11圖 3-2 楊義輝 《水天一色》(來源:風景水彩表現(xiàn))g Yihui " The waters and skies merge in one colour" (Source: Landsca水天一色》(圖 3-2),用濕畫法,先把整張畫紙刷一層水,有淺到深,一氣呵成?梢钥闯霎敃r的天氣不錯,倒影和水面光淋漓,光色變化非常豐富。為了加強畫面的整體性和色彩的
岱在《繪事發(fā)微》中提到“用色與用墨一樣,要由淡變濃,一能領悟用色的妙。用色助墨光,用墨襯色彩。墨中有色,色中泛舟》(圖 3-3),一望無邊的湖面,遠去的山朦朦朧朧,幾艘倒影反襯出湖水的清澈。右下角橫掃的筆觸極具國畫意味,用,豐富了畫面,言簡意賅。遠處的山用筆濕、虛;近處的筆觸色更淡。這樣干濕濃淡的用墨、用色,使畫面富有節(jié)奏感和層下角橫掃的幾筆,蘊含了墨色的干濕濃淡,下筆干脆又不失變墨情趣。這幅作品重在寫意,抓住重要的部分,在青灰的大色法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筆中有筆意,筆意中有筆觸濕畫法一氣呵成,表現(xiàn)力和抒情性發(fā)揮得當,意境出,神韻顯相互結(jié)合,相得益彰,展現(xiàn)了有內(nèi)涵和品格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中國意象水彩畫對傳統(tǒng)繪畫語言的借鑒[J]. 劉習文. 大眾文藝. 2015(24)
[2]張大千潑墨潑彩繪畫技法中的“潑”對意象水彩畫表現(xiàn)的啟示[J]. 陶昌平. 美術教育研究. 2013(15)
[3]當代中國水彩畫對“意境”美學觀念的借鑒[J]. 陳根雄,朱輝.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10(03)
[4]論水彩畫意境的表現(xiàn)形式與過程[J]. 鄧麗.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9(01)
[5]論藝術的“無我”、“大我”與“自我”[J]. 張洪亮. 裝飾. 2005(07)
博士論文
[1]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寫意精神的表達[D]. 楊斌.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3
碩士論文
[1]風景畫意境美的創(chuàng)造[D]. 黃明.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470798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楊義輝《佛曉》(來源:風景水彩表現(xiàn))
11圖 3-2 楊義輝 《水天一色》(來源:風景水彩表現(xiàn))g Yihui " The waters and skies merge in one colour" (Source: Landsca水天一色》(圖 3-2),用濕畫法,先把整張畫紙刷一層水,有淺到深,一氣呵成?梢钥闯霎敃r的天氣不錯,倒影和水面光淋漓,光色變化非常豐富。為了加強畫面的整體性和色彩的
岱在《繪事發(fā)微》中提到“用色與用墨一樣,要由淡變濃,一能領悟用色的妙。用色助墨光,用墨襯色彩。墨中有色,色中泛舟》(圖 3-3),一望無邊的湖面,遠去的山朦朦朧朧,幾艘倒影反襯出湖水的清澈。右下角橫掃的筆觸極具國畫意味,用,豐富了畫面,言簡意賅。遠處的山用筆濕、虛;近處的筆觸色更淡。這樣干濕濃淡的用墨、用色,使畫面富有節(jié)奏感和層下角橫掃的幾筆,蘊含了墨色的干濕濃淡,下筆干脆又不失變墨情趣。這幅作品重在寫意,抓住重要的部分,在青灰的大色法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筆中有筆意,筆意中有筆觸濕畫法一氣呵成,表現(xiàn)力和抒情性發(fā)揮得當,意境出,神韻顯相互結(jié)合,相得益彰,展現(xiàn)了有內(nèi)涵和品格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中國意象水彩畫對傳統(tǒng)繪畫語言的借鑒[J]. 劉習文. 大眾文藝. 2015(24)
[2]張大千潑墨潑彩繪畫技法中的“潑”對意象水彩畫表現(xiàn)的啟示[J]. 陶昌平. 美術教育研究. 2013(15)
[3]當代中國水彩畫對“意境”美學觀念的借鑒[J]. 陳根雄,朱輝.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10(03)
[4]論水彩畫意境的表現(xiàn)形式與過程[J]. 鄧麗.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9(01)
[5]論藝術的“無我”、“大我”與“自我”[J]. 張洪亮. 裝飾. 2005(07)
博士論文
[1]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寫意精神的表達[D]. 楊斌.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3
碩士論文
[1]風景畫意境美的創(chuàng)造[D]. 黃明.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470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