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模涂鴉對版畫技法的應用及語言延伸
發(fā)布時間:2017-05-01 04:14
本文關鍵詞:紙模涂鴉對版畫技法的應用及語言延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對象“紙模涂鴉”藝術,盡管被貼上“叛逆”標簽,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正統(tǒng)文化所忽略,被主流藝術邊緣化。但不可否定,正是它的“反精英”、“反主流”特點和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的精神,卻正是當今版畫創(chuàng)作發(fā)展過程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它來源于底層藝術文化的創(chuàng)作群體和文化背景,對波普藝術、達達藝術等藝術形式的雜糅,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原創(chuàng)力都是版畫藝術可以吸收采納的地方。筆者從2006年至今始終關注著國內的紙模涂鴉,國內的紙模涂鴉主要集中在香港,廣東,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也有小規(guī)模的紙模涂鴉痕跡,雖然這種涂鴉自身已有30多年的發(fā)展史,但在中國仍然為大多數(shù)人所不解,普通大眾甚至無法區(qū)分出現(xiàn)在公共空間下的紙模涂鴉和涂鴉以及手繪壁畫之間的區(qū)別。筆者希望能籍由此文讓人們對紙模涂鴉有更多的了解,為國內的紙模涂鴉藝術能夠快速的軟著路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該論文以國外紙模涂鴉藝術為基點,理清了紙模涂鴉的來龍去脈,闡述了紙模涂鴉與當代藝術及當代藝術中版畫的關系,從技術層面和語言層面講解了紙模涂鴉與版畫的傳承與發(fā)展,并分析了紙模涂鴉作為文化景觀對城市的影響,提出了作者自身的看法。文章主要闡述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從紙模涂鴉藝術的起源著手,闡述了后現(xiàn)代語境下當代版畫與涂鴉藝術的關聯(lián),進而為紙模涂鴉藝術能為當代版畫所接受做前期鋪陳。第二部分,以國外紙模涂鴉藝術為例,試圖從技術層面和語言層面銜接兩個不同卻相似的藝術,為版畫藝術吸收利用紙模涂鴉尋找突破點。第三部分,用辨證的眼光分析了涂鴉文化于公共空間場域內所形成的獨特文化景觀,并提出作者本人對涂鴉文化本土化的觀點。
【關鍵詞】:紙模涂鴉 當代版畫 后現(xiàn)代語境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1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緒論9-16
- 一、選題緣起9-10
- 二、研究意義10-11
- 三、國內外研究綜述11-13
- 四、論文研究目標、研究內容與擬解決的問題13-14
- 五、課題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紙模涂鴉的回顧16-27
- 一、紙模涂鴉的淵源16-20
- 二、后現(xiàn)代藝術語境的大眾文化20-22
- 三、紙模涂鴉與當代版畫22-27
- 第二章 紙模涂鴉中的版畫印刷技術27-35
- 一、版畫“漏印”的原理在涂鴉藝術中的運用27-29
- 二、紙模制作的中數(shù)碼技術運用29-31
- 三、創(chuàng)作材料的置換31-35
- 第三章 紙模涂鴉對版畫的語言延伸35-43
- 一、空間場域的轉換35-38
- 二、“互動”-作者與觀眾都是參與者38-40
- 三、當代消費文化影響中的涂鴉文化景觀40-43
- 結語43-44
- 參考文獻44-47
- 致謝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劉巍;;涂鴉藝術的雙重屬性[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2 李天義;;美國流俗文化研究[J];學術探索;2013年09期
3 E.H.貢布里希;鄭_;;涂鴉、移情與無意識[J];美術觀察;2007年02期
4 張樹棟;應當重視包括網版印刷在內的孔版印刷術起源、發(fā)明與發(fā)展史的研究[J];絲網印刷;2003年01期
5 陳春生;中國印刷術誕生發(fā)明于中國印染術中[J];絲網印刷;1998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樊清熹;后現(xiàn)代視角下的涂鴉藝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紙模涂鴉對版畫技法的應用及語言延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82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3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