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繪畫論文 >

晏少翔及其中國畫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2 08:37
  本文研究了當代畫家晏少翔(1914-2014)的生平、畫作(臨摹與創(chuàng)作)、畫論和在臺灣的傳承等幾個方面,整理敘述他習畫、作畫、繪畫教育的經(jīng)歷和成就。他歷經(jīng)中國近代政治與文化處境的多次變遷,卻一直精心研究中國古代畫法,養(yǎng)成了嚴謹高雅的審美觀,造就了精湛的畫藝。他性格恬靜,一生專注于臨摹、創(chuàng)作和繪畫教育,追尋古人的心意和筆墨,努力達到古典藝術高貴與高雅的境界,并意圖把此古法運用于自己的畫作上,教給學生,傳承下去。晏少翔是當代傳統(tǒng)工筆古典人物畫的名家。他從最初習畫起,在漫長的生涯中一直通過臨摹古代名畫研究古人的畫理畫法。他一生沉湎于古典文學的閱讀品味之中,畫的主題也多取自古典文學名作,其中《西廂記》《紅樓夢》最常見,浸染著傳統(tǒng)文化的意趣。他在臨摹古畫過程中力求得其神韻、還其本真。他的工筆人物畫明麗、清新、寧靜,擅于以精心布置的山樹園林等場景托顯畫面的意蘊豐富和回味長遠。晏少翔尤其以古典仕女著稱,他的工筆仕女畫在繼承京派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更趨淡雅文靜,以竹木花草和虛實處理手法避免直線的硬味,使之與色彩造成整體的和諧。晏少翔的歷史人物畫《施耐庵像》也突出體現(xiàn)了在傳承古法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晏少翔在臨摹、繪... 

【文章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3 研究的現(xiàn)狀
    1.4 研究的內(nèi)容、方法和資料
        1.4.1 晏少翔北京時代與遼寧時代的生涯
        1.4.2 對古畫的臨摹與認識
        1.4.3 對繪畫題材的偏愛及受新文藝思潮的影響
        1.4.4 對色彩運用的特別見解
        1.4.5 從歷史和當代畫壇的角度分析其繪畫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傳承上的意義
2. 晏少翔的生涯
    2.1 北京時代
        2.1.1 家境和家學(1914-1930)
        2.1.2 輔仁大學美術專修科時期(1931-1933)
        2.1.3 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室時期(1937-1939)
        2.1.4 雪廬畫會的繪畫教育和畫展
    2.2 沈陽時代
        2.2.1 步入新社會的大門
        2.2.2 第一時期(1956-1966)
        2.2.3 第二時期(1966-1977)
        2.2.4 第三時期(1978-2014)
        2.2.5 創(chuàng)辦“遼寧湖社畫會”,并推動兩岸工筆畫交流
3. 晏少翔的繪畫風格與作品
    3.1 概況
    3.2 繼承京派傳統(tǒng)又更趨淡雅文靜的古典仕女畫
    3.3《施耐庵像》——突破時空局限的歷史人物題材繪畫
    3.4 得其神韻、還其本真的古畫臨摹旨趣
        3.4.1 臨摹《虢國夫人游春圖》
        3.4.2 臨摹《神駿圖》
    3.5 對晏少翔繪畫風格的總體評價
4. 晏少翔的繪畫論
    4.1 畫論著述及其社會條件
        4.1.1 晏少翔的畫論著作
        4.1.2 晏少翔畫理筆法知識的學問背景
    4.2 畫論
    4.3 臨摹論
    4.4 作畫與用筆
    4.5 用色
5. 在臺灣的傳承
    5.1 李景蘭
        5.1.1 李景蘭的經(jīng)歷
        5.1.2 在臺灣舉辦的畫展
        5.1.3 畫作及畫界的評價
    5.2 吳文彬
        5.2.1 吳文彬的經(jīng)歷
        5.2.2 創(chuàng)建工筆畫學會與兩岸工筆畫交流展覽
        5.2.3 畫作
        5.2.4 畫論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民國時期雜志發(fā)表晏少翔畫作目錄稿(1932-1941)
畫冊與著作年表
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取得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開辦始末[J]. 徐婉玲.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4(05)
[2]晏少翔先生訪談錄[J]. 譚鳳環(huán).  美術觀察. 2006(11)
[3]傳承古典 描繪新紀——晏少翔訪談[J]. 張公者.  中國書畫. 2006(03)
[4]“湖社”與20世紀京津畫派的崛起[J]. 晏少翔,初國卿.  美術之友. 2003(06)

碩士論文
[1]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考論[D]. 王小青.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本文編號:33574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74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14c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