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7世紀-20世紀的美柔汀版畫
發(fā)布時間:2021-07-15 13:55
17世紀,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多,印刷出版產(chǎn)業(yè)因此發(fā)展繁榮,促使圖像復制的技術(shù)產(chǎn)生革新。由于繪畫觀念和使用的繪畫材料的影響,在美柔汀技術(shù)出現(xiàn)以前,在金屬版面上的圖像復制技術(shù)主要以線條的排布來表現(xiàn)物體的轉(zhuǎn)折和空間的層次,或者用雕刻點的形式來進行填充。對于復制繪畫中“面”的視覺需求,導致了在金屬版面上的美柔汀技法應運而生。凹版中的美柔汀技法,通過工具在金屬版面上制作出排列緊密的毛刺,視覺上肉眼不可辨的點組成具有密度的面,這些毛刺中儲存著油墨,通過凹版印刷的原理,印制后畫面在紙張上呈現(xiàn)出的語言特點為:濃密的黑色塊面,層次極為豐富的灰面,到亮面。由黑色暗面到亮面的視覺變化連續(xù)細微豐富,同時由于在金屬板上制作而產(chǎn)生的肌理,其在紙張上的印畫又具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力。18世紀,美柔汀這一制版技法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得以發(fā)展,例如對于金屬材料進一步的掌握。到了19世紀,由于攝影術(shù)在獲取視覺圖像的革新對繪畫以及圖像復制出版產(chǎn)業(yè)的沖擊,以及印刷出版產(chǎn)業(yè)中的以經(jīng)濟利益為核心的技術(shù)更替,美柔汀技術(shù)作為復制圖像的作用受到了取代。然而美柔汀作為“面”的繪畫視覺語言的表現(xiàn),以及自身的肌理特征,吸...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shù)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St.JeromeinaDark_Chamber》倫勃朗·凡·萊茵
10制版師NicholaasVerkolje的《YoungGirlHoldingCandle》(圖8-2)根據(jù)畫家GottfriedSchalcken的畫做的美柔汀版畫,GottfriedSchalcken的油畫大多是在燭光中的人物肖像,黑暗中微弱的而閃爍的光芒通過美柔汀技法非常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大面積的黑色中刮出的被照亮的人物身上的灰色層次和火光的亮色調(diào),由于其特有的制版的過程,金屬版面翻出的毛刺相比腐蝕得到的深色的層次更加密實。燭光的光暈從黑色的基底中刮壓出來,貼合黑暗環(huán)境中的燭光氛圍,十分具有感染力。在美柔汀版畫中特有的天鵝絨般密實的黑色襯托下,畫面的亮色層次顯得更加有質(zhì)感,例如制版師ThomasWatson根據(jù)JoshuaReynolds的油畫所作美柔汀復制版畫《TheStrawberryGirl》(圖9-2)中所體現(xiàn)出的,淺色服飾中的女孩顯得楚楚可愛。毛絨質(zhì)感的面使得畫面十分通透。圖8-2《YoungLadywithaCandle》NicholaasVerkolje圖8-2《YoungLadywithaCandle》GodfriedSchalcken圖9-2《TheStrawberryGirl》ThomasWatson圖9-1《TheStrawberryGirl》JoshuaReynolds
14二、有關(guān)莎士比亞戲劇插圖的美柔汀版畫英國的美柔汀版畫家SamuelCousin(1801-1887),根據(jù)畫家EdwinLandseer的畫所作的《仲夏夜之夢》(圖14)。畫面人物的組成富有戲劇性,典型的場景,中的光感強烈,花草和絨布以及毛發(fā)的質(zhì)感真實細致,有如讓人觸手可得一般,極為真實地再現(xiàn)了戲劇中的一幕。天鵝絨質(zhì)感的黑色基底中刻畫出質(zhì)感溫柔的精靈,增添了畫面趣味和神秘的氣息。英國版畫家JohnRaphaelSmith(1751-1812)所作的《TheWeirdSister》(圖15)是根據(jù)HenryFuseli為莎士比亞《麥克白》第1幕第3場做的插圖的美柔汀復制版畫。畫面構(gòu)圖和元素的組合具有形式感,左側(cè)頂上而來的光線增強了構(gòu)圖的表現(xiàn)力。通過美柔汀的效果實現(xiàn),使得畫面非常具有張力。 圖14《仲夏夜之夢》SamuelCousins65.2×94.7cm1857-1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圖15《TheWeirdSister》45.8*55.5cmJohnRaphaelSmith1785-03-10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本文編號:3285835
【文章來源】:南京藝術(shù)學院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St.JeromeinaDark_Chamber》倫勃朗·凡·萊茵
10制版師NicholaasVerkolje的《YoungGirlHoldingCandle》(圖8-2)根據(jù)畫家GottfriedSchalcken的畫做的美柔汀版畫,GottfriedSchalcken的油畫大多是在燭光中的人物肖像,黑暗中微弱的而閃爍的光芒通過美柔汀技法非常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大面積的黑色中刮出的被照亮的人物身上的灰色層次和火光的亮色調(diào),由于其特有的制版的過程,金屬版面翻出的毛刺相比腐蝕得到的深色的層次更加密實。燭光的光暈從黑色的基底中刮壓出來,貼合黑暗環(huán)境中的燭光氛圍,十分具有感染力。在美柔汀版畫中特有的天鵝絨般密實的黑色襯托下,畫面的亮色層次顯得更加有質(zhì)感,例如制版師ThomasWatson根據(jù)JoshuaReynolds的油畫所作美柔汀復制版畫《TheStrawberryGirl》(圖9-2)中所體現(xiàn)出的,淺色服飾中的女孩顯得楚楚可愛。毛絨質(zhì)感的面使得畫面十分通透。圖8-2《YoungLadywithaCandle》NicholaasVerkolje圖8-2《YoungLadywithaCandle》GodfriedSchalcken圖9-2《TheStrawberryGirl》ThomasWatson圖9-1《TheStrawberryGirl》JoshuaReynolds
14二、有關(guān)莎士比亞戲劇插圖的美柔汀版畫英國的美柔汀版畫家SamuelCousin(1801-1887),根據(jù)畫家EdwinLandseer的畫所作的《仲夏夜之夢》(圖14)。畫面人物的組成富有戲劇性,典型的場景,中的光感強烈,花草和絨布以及毛發(fā)的質(zhì)感真實細致,有如讓人觸手可得一般,極為真實地再現(xiàn)了戲劇中的一幕。天鵝絨質(zhì)感的黑色基底中刻畫出質(zhì)感溫柔的精靈,增添了畫面趣味和神秘的氣息。英國版畫家JohnRaphaelSmith(1751-1812)所作的《TheWeirdSister》(圖15)是根據(jù)HenryFuseli為莎士比亞《麥克白》第1幕第3場做的插圖的美柔汀復制版畫。畫面構(gòu)圖和元素的組合具有形式感,左側(cè)頂上而來的光線增強了構(gòu)圖的表現(xiàn)力。通過美柔汀的效果實現(xiàn),使得畫面非常具有張力。 圖14《仲夏夜之夢》SamuelCousins65.2×94.7cm1857-1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圖15《TheWeirdSister》45.8*55.5cmJohnRaphaelSmith1785-03-10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本文編號:32858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28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