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為何等于零?——從語境研究視角淺析吳冠中的筆墨觀
發(fā)布時間:2021-06-26 03:18
<正>20世紀90年代,吳冠中"筆墨等于零"的觀點引發(fā)出一系列關于中國畫筆墨問題的論辯。與之針鋒相對的意見有萬青力的"無筆無墨等于零"、關山月的"否定了筆墨,中國畫等于零",張仃的"守住中國畫的底線"等。這場跨世紀的論爭圍繞筆墨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筆墨在中國畫體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等問題展開,對傳統(tǒng)中國畫向現(xiàn)代轉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中也有一些斷章取義式的批評。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要想對一段話作出有意義的評價,必須先考慮其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文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此外,還需要考慮言語之外的行為、效果等因素,即"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以此
【文章來源】:美術.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吳冠中“水陸兼程”經(jīng)營灰白黑[J]. 胡成明. 美術大觀. 2006(08)
本文編號:3250524
【文章來源】:美術.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吳冠中“水陸兼程”經(jīng)營灰白黑[J]. 胡成明. 美術大觀. 2006(08)
本文編號:3250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25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