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倪瓚的繪畫美學思想看元代山水畫的筆墨精神
發(fā)布時間:2021-02-27 11:59
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了,元代山水畫是山水畫史上抒情寫意的最高峰。元代以高逸為尚,其中倪瓚則是典型。他所提出的“逸氣”論是元代繪畫美學中最具精神意義的內(nèi)容,是元代文人畫完美形式的典型代表。倪瓚作為元代文人畫家的代表,用畫筆表現(xiàn)出的空疏簡淡,更多是表現(xiàn)元代文人遭受異族壓迫、統(tǒng)治而在精神上的釋放。在精神上他深受儒、道、釋的影響,因此在他的繪畫中表現(xiàn)為用極少的筆墨來表現(xiàn)豐富的內(nèi)涵,筆墨的簡約凝練,寓生動于寂靜,寓充實于空靈,寓無限的景象于有限的畫面之中。他提出了許多繪畫美學觀點:作畫要“寫胸中逸氣”,要表達對精神內(nèi)涵和生命意識的主體認知:“畫不求形似”,這是倪瓚繪畫美學理論中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也是對文人畫理論的最高總結(jié),神似高于形似,更加自由的抒發(fā)畫家的感受;“用于自娛”,他強調(diào)畫家內(nèi)心的愉快或悲傷。其中對“逸氣”的理解與前人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他的生活方式與創(chuàng)作風格將“逸”的概念鮮明化,作為文人畫美學思想的一個重要范疇,貼切表達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那種清高、曠達、超凡脫俗、飄逸等生活情趣和審美取向。逸品繪畫在意境與內(nèi)涵上具有簡約、淡遠、意韻無窮的審美特征。是對塵世的超越,是“...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內(nèi)容
1.2 研究目的
1.3 擬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倪瓚的生平背景與創(chuàng)作及理論
2.1 倪瓚的生平
2.2 時代背景
2.3 倪瓚的繪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
第三章 倪瓚的美學思想及山水繪畫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
3.1 倪瓚的繪畫美學思想
3.1.1 "寫胸中逸氣"
3.1.2 脫俗自娛、似與不似
3.2 倪瓚的藝術(shù)風格
3.2.1 倪瓚對宋人山水畫的繼承與發(fā)展
3.2.2 倪瓚山水畫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
3.2.3 倪瓚山水畫中的空疏美
第四章 元代山水畫的筆墨特征
4.1 元四家的逸格山水畫
4.2 元四家逸格山水的表現(xiàn)
4.2.1 隱逸心態(tài)
4.2.2 隱逸的題材
4.3 元四家山水畫筆墨特征解讀
4.3.1 黃公望
4.3.2 吳鎮(zhèn)
4.3.3 倪瓚
4.3.4 王蒙
第五章 倪、黃、吳、王對后世中國山水畫的影響
5.1 倪、黃、吳、王的繪畫理論對明清繪畫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倪瓚繪畫美學思想[J]. 周積寅. 藝苑(美術(shù)版). 1994(02)
本文編號:3054201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內(nèi)容
1.2 研究目的
1.3 擬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 倪瓚的生平背景與創(chuàng)作及理論
2.1 倪瓚的生平
2.2 時代背景
2.3 倪瓚的繪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
第三章 倪瓚的美學思想及山水繪畫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
3.1 倪瓚的繪畫美學思想
3.1.1 "寫胸中逸氣"
3.1.2 脫俗自娛、似與不似
3.2 倪瓚的藝術(shù)風格
3.2.1 倪瓚對宋人山水畫的繼承與發(fā)展
3.2.2 倪瓚山水畫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
3.2.3 倪瓚山水畫中的空疏美
第四章 元代山水畫的筆墨特征
4.1 元四家的逸格山水畫
4.2 元四家逸格山水的表現(xiàn)
4.2.1 隱逸心態(tài)
4.2.2 隱逸的題材
4.3 元四家山水畫筆墨特征解讀
4.3.1 黃公望
4.3.2 吳鎮(zhèn)
4.3.3 倪瓚
4.3.4 王蒙
第五章 倪、黃、吳、王對后世中國山水畫的影響
5.1 倪、黃、吳、王的繪畫理論對明清繪畫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倪瓚繪畫美學思想[J]. 周積寅. 藝苑(美術(shù)版). 1994(02)
本文編號:3054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05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