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現(xiàn)實主義水墨人物畫的意象表達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212
【圖文】:
而真正意義上的“水墨人物畫”的出現(xiàn)是在五代兩宋,以五代石恪和南宋梁楷為代表。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圖1)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幅完整意義上的潑墨寫意人物畫,幾大筆揮灑涂抹出人物的軀干,再用小筆對面部進行極簡但精到的刻畫,放逸的造型、精妙的筆墨都達到了開創(chuàng)性的高度,一反傳統(tǒng)線以造型的表現(xiàn)形式,豐富了傳統(tǒng)人物畫的表現(xiàn)形式,是水墨作為獨立表現(xiàn)語言的標志。宋以后文人畫的興起,山水花鳥畫題材成為畫家們爭相表現(xiàn)題材,人物畫基本上是做山水點景出現(xiàn),也有一些小品形式的人物畫作品也多是表現(xiàn)一些程式性的神仙鬼怪。這時期文人追求筆情墨趣的逸筆草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筆墨本體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但是人物畫本身不具備山水花鳥題材緣情言志的豐富內(nèi)涵,并沒有得以發(fā)揚光大。一直到明清時期,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形式得到延續(xù)和發(fā)圖 1《潑墨仙人圖》梁楷 南宋48.7×27.7cm
人物畫意象表達的概念及形成背景反映世俗生活情狀的作品和肖像畫也進入了創(chuàng)作形式在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世俗化的傾向。沒有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除明朝陳洪綬等個別大的建樹,尤其是優(yōu)秀的水墨人物畫作品亦生動性、深刻性、豐富性等方面的缺失和表再加上中國傳統(tǒng)歷代畫論并不注重對人物造是空洞的泛泛而談而流于概念,甚至是似是統(tǒng)水墨人物畫在真實而豐富的歷史生活面前藝術價值的作品。徐悲鴻在 1920 年《中國畫度,指少一節(jié),臂腿如直桶,身不能轉使,。無論童子,一笑就老;無論少艾,攢眉即足。此尚不改正,不求進,尚成何學!”①。型研究的缺失無
使得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多是作為政治運動的附庸和推波助瀾的宣傳工具,體藝術趣味趨于呆板、僵化。20 世紀 70 年代末,隨著“文革”這場文化浩劫的結束,美術界自此迎來蓬勃展的春天。藝術家們重新將研究的重點的放在繪畫本體語言的探索上來,擺脫長久以來的政治附庸地位。表現(xiàn)有血有肉的人性,抒發(fā)質樸真摯的情感,是畫們繪畫表現(xiàn)的主要傾向和動力。周思聰在 1979 年創(chuàng)作的《人民和總理》(圖 3),繪了 1966 邢臺地震后,周總理第一時間深入災區(qū)慰問安撫受災群眾,鼓勵人們勝困難的情景。這幅作品采用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將周總理置于人民群眾所圍繞中心位置,以一種托舉式的勢態(tài)而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點。畫面中雖然人物眾,但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取自真實的人物原型,真切而生動,悲壯的畫面氣氛因理的到來而感覺溫暖,從表現(xiàn)形式到畫面氛圍的營造既具時代感,又超越了以為領袖人物歌功頌德式的僵化表現(xiàn),應該說,這幅畫無論是在對人物形象的刻上,還是在對造型筆墨的運用上,都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水墨人物畫的新高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宏艷;;訴諸視覺又充滿嚴肅現(xiàn)實精神的“底層敘事”——論袁武水墨人物畫[J];美術觀察;2013年01期
2 郎紹君;;直面人生——讀袁武寫實人物畫[J];美術;2011年05期
3 史國良;;重“法則”還是重“自由”——由“前盧沉”和“后盧沉”主義談起[J];中國美術;2010年01期
4 任惠中;;傳統(tǒng)·風格·寫實性——淺談中國畫人物畫[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2期
5 林木;;匠心獨運的東方人物畫體系——論浙派水墨人物畫[J];國畫家;2009年06期
6 潘公凱;;談中國畫筆墨[J];天涯;2009年03期
7 傅京生;;觀念、心靈、精神、美感合一的跡化——梁占巖繪畫藝術分析與研究[J];畫刊;2005年03期
8 袁武;關于水墨人物寫生的幾個問題[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尚輝;筆墨與造型的世紀審斷——20世紀水墨人物畫的更生與歷煉[J];美術;1999年12期
10 趙奇;置身于現(xiàn)實中的技巧——中國畫創(chuàng)作談[J];美苑;199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薛峰;寫實水墨人物畫語言演變研究(20世紀初至2016年)[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7年
2 趙晨;延續(xù)、融合、拓展—新時期以來寫實水墨人物畫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閆暢青;現(xiàn)實主義水墨人物畫寫實性與寫意性之比較[D];中央美術學院;2017年
2 曹天彥;構成觀念下的當代水墨人物畫的形式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3 畢祥琨;當代寫實性水墨人物畫造型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4 鄭晗s
本文編號:2799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79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