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當代自白式肖像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20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雯;;歷史與人:魯迅小說的兩個關鍵詞[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王愛英;外國文學活動中身心疾病的影響與表達[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張春田;;民族·主義·文學——評倪偉《“民族”想象與國家統(tǒng)制》[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6年04期
4 張志梅;;魯迅式“疾病符碼”的解讀[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程諾;;仙子何為——《彼得·潘》中的仙子“叮叮鈴”形象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6 鄧丹;陳芝國;;陸志韋新詩節(jié)奏試驗綜論[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7 張宏;;從文化政治看魯迅筆下的“鄉(xiāng)土中國”[J];創(chuàng)作評譚;2005年10期
8 姜燕;程諾;;《邊城》的自然景物描寫與古典和諧美[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徐楊;;發(fā)現(xiàn)“第三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婚戀敘事片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李衛(wèi)濤;;中國現(xiàn)代視野中“自然”的發(fā)生和“自然之死”——以五四時期郭沫若的“自然”觀念為例[J];當代文壇;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彬彬;;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雜論[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馮雷;;“佳期已過”的記錄與慨嘆——論王夫剛的詩[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王夫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宗先鴻;;《愛彌兒》的傳入及對中國近現(xiàn)代作家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4 郭莉;;揭秘信息誤讀——試論《潮騷》譯本中的翻譯問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譚以諾;;後a鱾
的屒本主┏鞘,
本文編號:2549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54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