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代工筆人物畫的意象表達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e have already entered the image age. This means that we modern people live in the surrounded by images, people look at the speed and rhythm of the picture is accelerating, so the shape of the simple, the image of the clear picture can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peopl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is not as realistic as western classical painting, but the image art of "writing spirit with shape", the main means of modeling with the most concise and direct lines, to express the image world of the painter. The "six methods" put forward by Sheikh are: "vivid charm", "Bone-style pen", "position of management", "pictograph of the object", "color with the class", "biography and description", from modeling to composition, Color and other aspects of painting accurately summarize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learning essentials, it is also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creation everlasting painting principles. Learning tradition i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 better in the present age. The beauty of image world has no end and boundary. At present, attention to creation from life has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e should inheri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principles, str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meticulous painting, explore in practice, and get inspiration in life. Make the characters accord with the emotion and visual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create meticulous works reflecting the emotion of modern people.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2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艷;;傳神寫意——工筆人物畫的精髓及表達[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年05期
2 ;薛強工筆人物畫[J];世界文化;2011年05期
3 黃珂;堅實的路標——評陳白一工筆人物畫藝術(shù)成就[J];理論與創(chuàng)作;1989年05期
4 王劍云;淺議工筆人物畫[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5 鄭春泉;評青年畫家李峰工筆人物畫創(chuàng)作[J];美術(shù);2001年01期
6 夏碩琦,張文華;現(xiàn)代工筆畫中的“逸體”——析劉金貴工筆人物畫創(chuàng)作[J];美術(shù)研究;2001年01期
7 郝大欣;可視的旋律——淺談工筆人物畫的線描藝術(shù)[J];美術(shù)觀察;2004年05期
8 馬嶺;;工筆人物畫的發(fā)展與演變[J];美與時代(中);2010年07期
9 毛建波;李明的工筆人物畫(節(jié)選)[J];藝術(shù)界;2004年06期
10 范麗霞;;淺談陶瓷工筆人物畫創(chuàng)新[J];中國陶瓷工業(yè);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宇翔;;河北籍畫家對新中國“中國人物畫”發(fā)展的重大貢獻[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2 張秉山;;新聞攝影如何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A];1985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5年
3 邵琦;;以線取象 以形寫神——中國古典圖形的認知與表現(xiàn)特征略說[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shè)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shè)計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孫怡村;;從漢畫像石藝術(shù)看中國傳統(tǒng)繪畫民族性特征的淵源[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5 王芳;;端正素描造型訓練的認識[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6 張傳燧;;論玄學與魏晉南北朝審美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鄭欣淼;;關(guān)于藝術(shù)的民族性與藝術(shù)交流[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shù)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shù)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8 謝順佳;;廣東順德逢簡村水鄉(xiāng)景觀[A];2002年海峽兩岸傳統(tǒng)民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趙鉦;;指為心畫 妙奪天工[A];城市文化與藝術(shù)審美[C];2008年
10 張文波;常宗璇;;情緒·情節(jié)·情景——淺談新聞攝影的“求情”[A];1983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 田黎明;清婉而勁健[N];美術(shù)報;2011年
2 尚輝;當代審美中的民族形象[N];人民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李雪欽;陳孟昕:藝術(shù)之根在祖國[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4 ;為本溪美術(shù)事業(yè)爭殊榮添光彩[N];本溪日報;2010年
5 萬山;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N];美術(shù)報;2001年
6 邵大箴;在融合中開拓新境 俞夢彥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N];美術(shù)報;2011年
7 記者 蔡成剛;唐勇力中國畫作品在唐山展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N];今日信息報;2011年
8 龔黃佳;寥寥數(shù)物 解讀心靈[N];美術(shù)報;2008年
9 上美;史詩與牧歌——劉大為作品展在上海隆重開幕[N];文藝報;2009年
10 孫克;簡潔傳神 獨樹一幟[N];中國文化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顧迎慶;中國人物畫造型研究[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2 楊斌;當代工筆人物畫中寫意精神的表達[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3年
3 劉星;傳統(tǒng)精神的守護與超越[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4年
4 白苓飛;論蔣兆和人物畫的悲憫情懷[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5 羅小珊;傳神論的起源[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潔;淺談當代工筆人物畫的意象表達[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4年
2 李孟;論工筆人物畫造型中的寫實性因素[D];湖北美術(shù)學院;2011年
3 張瑾;當代工筆人物畫繪畫語言的表現(xiàn)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4 鄭月;淺析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形神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莉斐;工筆人物畫中裝飾性繪畫語言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6 史康;略論當代工筆人物畫的意象造型及其對傳統(tǒng)的繼承[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7 郭奇;工筆人物畫女性面部造型及設(shè)色技法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8 苗娟;淺論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多元發(fā)展[D];河南大學;2010年
9 李佳;論現(xiàn)代工筆人物畫的多元發(fā)展[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郭佩華;傳承與創(chuàng)新——從傳統(tǒng)中走來的現(xiàn)代工筆人物畫[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298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29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