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王”“四僧”藝術的共通處——從石濤繪畫思想說起
本文選題:石濤 + 四王; 參考:《美術觀察》2017年09期
【摘要】:正石濤,原名朱若極,為明朝宗室靖江王贊儀十世孫朱亨嘉的長子。明亡后,年幼的他在時局的裹挾下曾經(jīng)托跡禪門,在全州湘山寺削發(fā)為僧,改名石濤。石濤的山水畫縱橫率意,花鳥畫天真爛漫,書法清新古雅,其畫論著作《苦瓜和尚畫語錄》鞭辟入里地論述了中國繪畫的道理與法則。在清朝近三百年歷史上,此畫論著述無論從體系的嚴整、哲學的深邃來看都是獨占鰲頭,石濤因此亦在中國繪畫史上"百代標程",他的繪畫
[Abstract]:Zheng Shi Tao, formerly known as Zhu Ruoji, was the eldest son of Emperor Zhu Hengjia, the tenth Sun of Jingjiang Wang Zanyi of the Ming Dynasty. After the death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young man held the Zen gat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nged his name to Shi Tao after cutting his hair as a monk at Xiangshan Temple in Quanzhou. Shi Tao's landscape paintings mea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lowers and birds painting innocent, calligraphy fresh and elegant, his painting theory book "bitter gourd and monk painting quotatio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nearly 30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works of this theory of painting, no matter from the strict system and the depth of philosophy, are the top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fore, Shi Tao is also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 hundred generations mark Cheng", his painting.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分類號】:J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長虹;60年來中國大陸石濤研究綜述[J];美術研究;2000年01期
2 石濤;;石濤作品選[J];中國書畫;2003年08期
3 朱良志;石濤晚年出佛入道問題研究[J];美術觀察;2005年05期
4 朱良志;石濤藝術世界中的"楚風"[J];榮寶齋;2005年02期
5 雒三桂;;殷鑒不遠 其在明皇 石濤臨南宋《明皇出游圖》評析[J];收藏家;2009年09期
6 成亞軍;;石濤“一畫”理論所蘊涵的“道”[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劉海燕;;詩為畫中景 畫是詩中情——品評石濤的詩與畫[J];美術大觀;2011年08期
8 李萬才;;怎樣評價石濤[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1987年02期
9 徐建融;石濤批判[J];東方藝術;1995年02期
10 邱孟瑜;知以行效──石濤“一畫”義辯[J];美苑;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周志誠;;石濤論藝術家[A];東方叢刊(1992年第2輯 總第二輯)[C];1992年
2 周錫山;;論石濤畫論的美學思想[A];東方叢刊(1998年第1輯 總第二十三輯)[C];1998年
3 郝文杰;;石濤“一畫”真義及其美學內涵研究[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年
4 張法;;清四僧的繪畫形式與文化意義[A];東方叢刊(2004年第1輯 總第四十七輯)[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長虹;石濤畫作中的陷阱[N];東方早報;2011年
2 皇甫琳琳;“另類”石濤[N];美術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云亦云;皇族·奇僧·一代畫圣[N];南寧日報;2008年
4 望南;石濤《松榭過雨圖軸》欣賞[N];黃山日報;2006年
5 名家沙龍 石巖;石濤《峰巒幽居圖》鑒定記[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6 當代山水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院副院長 滿維起;“一畫者”萬象之根[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尹光華;波瀾轉處花葉寬[N];中國商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鵬;罕見觀音石刻現(xiàn)身高e耓N];揚州日報;2010年
9 丁家桐;石濤畫揚州[N];揚州日報;2006年
10 唐爽來;縱筆揮灑見精神[N];中國文物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郭懷若;石濤書畫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3 雷濤;石濤繪畫美學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4 賀志樸;石濤繪畫美學思想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5 何麗;“黃山畫”派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左興軍;石濤“一畫”論美學思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艾小錚;石濤“一畫”論對中國現(xiàn)當代山水畫的啟示[D];湖北美術學院;2014年
3 楊蕊銘;石濤“一畫”論畫學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周如一;《武陵秋聲》創(chuàng)作報告[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金民昊;水墨畫精神性和潑墨的當代表現(xiàn)[D];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
6 申麗娜;石濤山水畫筆法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6年
7 方涓薇;石濤晚期作品中傳統(tǒng)文人畫含義的轉變[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8 江婷婷;八大山人與石濤花鳥畫之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9 馮曉曦;淺談石濤“一畫”論[D];湖北美術學院;2016年
10 張訓銘;探析石濤各時期藝術作品中的“我法”精神[D];山東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26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82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