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唐卡藝術(shù)精品展》開幕
本文關(guān)鍵詞: 唐卡藝術(shù) 恭王府 宗教文化 樓宇烈 達吉 工藝美術(shù)大師 劉成有 生態(tài)保護區(qū) 博物館館長 大學哲學 出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7年8月9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相由心生—唐卡藝術(shù)精品展》開幕。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曹育民,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孫旭光,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院長劉成有,"絲綢之路—相由心生"組委會副主席劉文清,青海熱貢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管委會副主任趙顯祥,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人更登達吉等出席開幕式。孫旭光、樓宇烈、劉文青、趙顯祥、更登達吉先后講話。
[Abstract]:On August 9th 2017, the "Xiangyuxin-Tangka Fine Art Exhibition",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Prince Gong鈥檚 Mansion Museum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pened. Cao Yumin, directo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and member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un Xuguang, curator of Prince Gong鈥檚 Mansion Museum, Ministry of Culture; Li 63, Deputy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and Lou Yulie,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Peking University, Liu Chengyou, dean of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iu Wenqing, vice chair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Silk Road-from Xinsheng"; Zhao Xianxia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ommission of Manage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Reserve in Regong, Qinghai; and a master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The natio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Dundaji and others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Sun Xukuang, Lou Yulie, Liu Wenqing, Zhao Xianxiang, and more Dundaji spoke successively.
【作者單位】: 館長辦公室;
【分類號】:J219-2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阿賽·旦珍才讓;漫談唐卡藝術(shù)[J];佛教文化;2000年01期
2 余雨;莊重神秘的唐卡藝術(shù)[J];今日民族;2005年04期
3 尕藏吉;;唐卡的制作材料與顏料用色[J];中國土族;2006年01期
4 廖方容;;唐卡“豎幅垂懸”之形式淺析[J];西藏藝術(shù)研究;2006年01期
5 蘇明哲;程顯峰;;認識唐卡[J];藝術(shù)研究;2006年01期
6 高維實;;唐卡的魅力[J];中國質(zhì)量萬里行;2006年11期
7 蘭銳;;特色課教育應學科化——唐卡教學的任務(wù)和面臨的問題[J];職業(yè)圈;2007年05期
8 張軍;;略論唐卡的藝術(shù)特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7期
9 伯果;;唐卡藝術(shù)的象征主義傾向解讀[J];裝飾;2007年08期
10 呂霞;;唐卡藝術(shù)的學科建設(shè)、創(chuàng)新與保護——首屆唐卡藝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中國土族;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索南多杰;;中國唐卡藝術(shù)的搶救與保護[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產(chǎn)業(yè)建設(shè)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尚力;劉樹林;樓朋竹;劉恩迪;;唐卡漫談[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shù)協(xié)會第四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吉美桑珠;;西藏唐卡藝術(shù)的發(fā)展與特點[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方小濟;;唐卡的科學化保護與修復研究綜述[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shù)協(xié)會第七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韻;《中國唐卡藝術(shù)集成》示范本首發(fā)[N];光明日報;2008年
2 路強;《中國唐卡藝術(shù)集成》示范本首發(fā)[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3 彭致;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立體存檔唐卡藝術(shù)[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4 張廣艷邋王輝;守望,文化的自覺[N];中國民族報;2008年
5 俞靈 王婧姝 整理;從審美進入擔憂,從審美進入思考[N];中國民族報;2008年
6 俞靈;重識唐卡的智慧與價值[N];中國民族報;2008年
7 王雁霖;首個唐卡國際博覽會開幕[N];大眾科技報;2008年
8 王瓊瑤;藏娘唐卡:民族文化的瑰寶[N];青海日報;2008年
9 記者 杜軍玲;唐卡:金色谷地里的一朵鮮花[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10 宋冰;熱貢唐卡 曼妙前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纓;唐卡的審美意蘊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丘寧;藏族唐卡藝術(shù)特色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斌寧;華彩流章—藏族唐卡藝術(shù)淺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徐加存;帕廓街的唐卡作坊考察[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周寧婧;迪慶藏族唐卡造型藝術(shù)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周紹舉;淺析唐卡藝術(shù)的傳承與流變[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王博涵;青海熱貢唐卡藝術(shù)的特征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7 謝明軒;傳播技術(shù)變遷對熱貢唐卡發(fā)展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8 張穎華;唐卡藝術(shù)元素在動畫設(shè)計中的運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9 斗拉先;淺析藏族繪畫熱貢唐卡藝術(shù)的價值研究[D];西藏大學;2016年
10 任菁柏;繪畫唐卡使用重彩表現(xiàn)的成因探究[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5533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55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