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畫海外教學模式探究
本文關鍵詞: 中國水墨畫 中國古典文化 經濟全球化 徐悲鴻先生 民族復興 藝術形式 形式語言 中國文化 中國美術學院 文化宣傳 出處:《新美術》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中國水墨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經歷千年的沉淀積累形成的。其形式語言即單純又豐富、靈動多變且神秀莫測,濃縮了中國古典文化之精髓,是中華民族情感與智慧的結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更加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了解,世界需要了解正在實現(xiàn)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中國同樣需要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實力和魅力,美術是最直觀的方式。徐悲鴻先生曾說過:
[Abstract]:As a unique art form, Chinese ink painting is formed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sedimentation. Its formal language is simple and rich, dynamic and changeable, and mysterious, concentrat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emotion and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ll countries need to be interdependent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d the world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 which is realizing the great national rejuvenation. China also needs to show the world its strength and charm. Art is the most intuitive way. Mr. Xu Beihong once said:
【分類號】:G642;J212-4
【正文快照】: 中國水墨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經歷千年的沉淀積累形成的。其形式語言即單純又豐富、靈動多變且神秀莫測,濃縮了中國古典文化之精髓,是中華民族情感與智慧的結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更加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了解,世界需要了解正在實現(xiàn)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中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建玲;當代中國水墨畫的困境與出路[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高山;郭津生;韓富華;;中國水墨畫的新空間——計算機中國水墨畫效果的仿真研究與應用價值[J];北方美術;2002年02期
3 趙曉榮;中國水墨畫構成淺識[J];美術觀察;2003年09期
4 孫雙;;系統(tǒng)論觀照下的中國水墨畫變革[J];藝術百家;2006年02期
5 馬濤;;馬濤中國水墨畫作品選[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03期
6 杜凌賢;;感覺中國水墨畫[J];美術大觀;2007年12期
7 米歇爾·康·阿克曼;;自我保護的赤裸——靳衛(wèi)紅的藝術和當代中國水墨畫[J];美術向導;2010年01期
8 ;馬濤中國水墨畫作品選[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甘超存;;淺淡當代中國水墨畫的“個性”[J];大眾文藝;2011年24期
10 繆肖俊;;中國水墨畫現(xiàn)狀與發(fā)展[J];美術大觀;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宗概;;靈動與厚重[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涂辛;中國水墨畫的“今日風景”[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劉杰;長安中國水墨畫院舉辦首屆作品展[N];各界導報;2008年
3 張偉;中國水墨畫探源[N];美術報;2010年
4 李樹森;開創(chuàng)中國水墨畫“夢幻高原”新圖式新語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5 李延軍;趙純厚“我的礦工兄弟”中國水墨畫作品展在西安隆重開展[N];銅川日報;2008年
6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謝晨星;百余藝術家齊展中國水墨畫[N];深圳商報;2011年
7 車鵬飛;世態(tài)·心態(tài)·畫態(tài)[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8 本報駐上海通訊員 梅囡;中國水墨畫在日本受歡迎[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明慧;中國畫走向輝煌必須堅持中國文化立場[N];中國改革報;2009年
10 李東挪;水墨文化對現(xiàn)代設計風格的影響[N];吉林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利;當代中國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多元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2 吳瓊;中國水墨畫在針織服裝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劉璇;淺論痕跡在中國水墨畫中的運用[D];湖北美術學院;2016年
4 楊文文;民間美術造型對中國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與滲透[D];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5 趙建雷;當代中國水墨畫個案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鄧錦環(huán);試論中國水墨畫的空間處理[D];吉林大學;2013年
7 賈小莉;中國水墨畫的線結構考略[D];吉林大學;2013年
8 魏廣君;中國水墨畫的源起與演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9 張新中;“筆墨”在中國水墨畫不同語境下的演化[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10 曾嘉期;中國水墨畫在三維建筑漫游中的應用[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45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44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