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趙州大石橋真景全圖》及其畫店
本文關(guān)鍵詞:年畫《趙州大石橋真景全圖》及其畫店 出處:《文化遺產(chǎn)》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年畫 勝景題材 德盛祥畫店 趙州橋
【摘要】:以名勝古跡為題材的年畫不少,但如《趙州大石橋真景全圖》如此大尺寸者卻極少。畫幅的大小通?梢苑从钞嫷甑膶嵙,而歷史上年畫店的狀況卻一直鮮有還原。已公開的年畫研究成果表明,從美術(shù)學即年畫的視覺審美出發(fā)是研究的主流1,從社會學探討年畫店的營作方式、存續(xù)狀態(tài)等一直處于邊緣領域。這無疑是我國民族藝術(shù)相關(guān)研究中的缺失。本文的研究對象系馮驥才先生收藏的年畫珍品,未曾刊印。自2006年至今,全國已有18個年畫產(chǎn)地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年畫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對于研究我國民俗學、社會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參考價值正日益凸顯。
[Abstract]:The theme of the many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and scenic beauty New Year paintings, but like "Zhaozhou Dashiqiao real scene Map > so large size but little. Frame size can usually reflect the firm's strength, and the history of the situation has been little New Year paintings shop has been open reduction. New Year painting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uty of science is the visual aesthetic of New Year paintings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1, as from the study of sociology New Year paintings shop camp,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has been in a marginal field. It is undoubtedly the lack of relevant research on our national ar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Mr. Feng Jicai collection of treasures. Not New Year paintings, published since 2006, the country has 18 New Year paintings of origin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 New Year paintings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folklore, sociology, history and other fields of the reference valu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shù)研究院;
【基金】:天津市藝術(shù)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社會轉(zhuǎn)型期楊柳青年畫的發(fā)展與傳承研究”(項目編號D1401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218.3
【正文快照】: 1將年畫作為美術(shù)對象,注重其藝術(shù)價值的成果頗多,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觀賞性圖集或畫冊,如《中國現(xiàn)代美術(shù)全集·年畫》、《中國美術(shù)全集·民間年畫》、《蘇聯(lián)藏中國民間年畫珍品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等;一為研究性論文,分析某個年畫產(chǎn)地的風格特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楠;;文明新裝的衣裳制度與設計思想[J];服飾導刊;2013年01期
2 萬建中;民間傳說的虛構(gòu)與真實[J];民族藝術(shù);2005年03期
3 楊雁斌;淺論口述史學的發(fā)展與特點[J];國外社會科學;1993年04期
4 聞悟;;安濟橋[J];文物;197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坤;;年畫《趙州大石橋真景全圖》及其畫店[J];文化遺產(chǎn);2016年05期
2 張?zhí)锾?;仇英仙道觀及其表現(xiàn)形式疏論[J];人文世界;2016年00期
3 梁珊珊;;從歷史傳說看剡地隱士的身份轉(zhuǎn)變[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6年01期
4 段友文;張小丁;;民間傳說中傅山士大夫形象的多維構(gòu)建[J];北京社會科學;2015年10期
5 王紅;;廣西少數(shù)民族古歌的價值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6 汪琪;;從口述歷史看口授舞臺——論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口述史研究與當代文化構(gòu)建[J];戲劇文學;2015年09期
7 李強;;朱元璋早年游食潁州與駐留北照寺的歷史考證[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8 秦進才;;趙云故里、故居辨證(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9 吳紹柱;;論高中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廣西教育;2014年34期
10 吳雪燕;;清末民初女學生服飾變遷中的女性解放先鋒意識[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葉春生;從龍母故事看民間文學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guān)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石峰;在歷史、文化與權(quán)力網(wǎng)絡中的婦女——讀蕭鳳霞“婦女何在?”[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戶華為;虛構(gòu)與真實——民間傳說、歷史記憶與社會史“知識考古”[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4 陳春聲,陳樹良;鄉(xiāng)村故事與社區(qū)歷史的建構(gòu)——以東鳳村陳氏為例兼論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的“歷史記憶”[J];歷史研究;2003年05期
5 趙世瑜;傳說·歷史·歷史記憶——從20世紀的新史學到后現(xiàn)代史學[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6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J];歷史研究;2001年05期
,本文編號:1413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41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