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譯以致用——《應用翻譯學》介評
本文關鍵詞:高屋建瓴,譯以致用——《應用翻譯學》介評
【摘要】:國防工業(yè)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應用翻譯學》一書順應了我國譯事的發(fā)展和學科的成長,堪稱應用翻譯學的奠基之作。本文對該書"總論"、"分論"、"關系論"三大板塊予以介評,在此基礎上指出該書之于我國翻譯學科建設的重大意義。
【作者單位】: 遼寧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應用翻譯學 總論 分論 關系論 學科建設
【基金】:遼寧工業(yè)大學2011年度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X201131)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翻譯研究是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翻譯到底有沒有“學”,翻譯學是否只是一場“迷夢”[1],這些“早已不該是問題的問題”[2]如今已無費時討論的必要了。且不說西方的譯學研究早在上世紀下半葉就已風生水起、漸入人心,在我國,人們業(yè)已習慣使用“翻譯學”這一術語來指稱整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忠廉;;應用翻譯學構想[J];當代外語研究;2012年01期
2 黃忠廉;;“翻譯”新解——兼答周領順先生論“變譯”[J];外語研究;2012年01期
3 黃忠廉;;翻譯“變”“化”觀[J];外語學刊;2010年06期
4 楊自儉;;再談方法論——《翻譯方法論》序[J];上海翻譯;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子素;;從適度原則看翻譯的歸化和異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2 張曉春;;唐詩《春曉》英譯文的語篇銜接探討[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付譯婷;;從翻譯的原創(chuàng)性談譯作的生命再現(xiàn)力(英文)[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4 黃信;孟強;;論高職高專學生翻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王哲;;文學翻譯淺談[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黃信;;翻譯思維中的形象思維[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2期
7 陳凱軍;;從翻譯界現(xiàn)狀看我國翻譯研究的不成流派[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張江河;;對地緣政治三大;靻栴}的辨析[J];東南亞研究;2009年04期
9 廖思湄;;文學信息傳播中的語言文化變異[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10 鄭聲衡;鄭聲滔;;翻譯的概念與文化交流[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信娜;;術語翻譯信息補償論[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黃忠廉;小句中樞全譯說[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志杰;文言在外漢翻譯中的適用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雅峰;譯者的適應與選擇:外宣翻譯過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孔祥立;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鐘明國;整體論觀照下的《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易經(jīng);試論翻譯學體系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曾文雄;翻譯的文化參與[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曉靜;歌曲翻譯三符變化說[D];黑龍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東;口譯中的靈活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剛秀霞;圣經(jīng)漢譯中的變譯現(xiàn)象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馬曉云;從對話意識看林語堂英文創(chuàng)作中的翻譯現(xiàn)象[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邱芬;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批判性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瑛;究程式化序列與國際商務合同漢譯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賈德峰;析英漢思維形態(tài)差異及其對翻譯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尹霜靜;變譯理論在漢語新聞英譯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徐旭艷;論靜態(tài)對等翻譯策略在英漢立法句子翻譯中的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管晴;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探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10 馬福新;基于翻譯適應選擇論的軟新聞英譯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余承法;黃忠廉;;化——全譯轉換的精髓[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黃忠廉;句群中樞變譯說[J];外語學刊;2003年04期
3 黃忠廉;;翻譯“變”“化”觀[J];外語學刊;2010年06期
4 黃忠廉;變譯(翻譯變體)論[J];外語學刊;1999年03期
5 楊自儉;譯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6 方夢之;近半世紀我國科技翻譯研究的回顧與評述[J];上海科技翻譯;2002年03期
7 黃忠廉;信娜;;應用翻譯學創(chuàng)建論[J];上海翻譯;2011年02期
8 羅新璋;釋“譯作”[J];中國翻譯;199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載喜;試論翻譯學[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8年03期
2 黃忠廉;信娜;;應用翻譯學創(chuàng)建論[J];上海翻譯;2011年02期
3 方夢之;;我國的應用翻譯:理論建設與教學——第四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側記[J];中國翻譯;2011年03期
4 齊援朝;漢語語法學的困惑[J];咸寧學院學報;1991年03期
5 戴光榮;;應用翻譯學系統(tǒng)理論建設芻議——評廣外應用翻譯研究中心主任曾利沙教授的應用翻譯系統(tǒng)構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22期
6 戴生鳳;根據(jù)中學語文教學法的特點組織教學的設想[J];懷化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7 李佳瑜;;回顧TAPs在翻譯過程研究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0年28期
8 楊永平;試論邏輯知識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9 陳毓貴;;與時俱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我區(qū)民族語文翻譯學術水平[J];語言與翻譯;2006年04期
10 申言義;把語境適應研究引向深入——讀馮廣藝《語境適應論》[J];修辭學習;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聶焱;;得體性原則兩題[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2 聶焱;;得體性原則兩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3 賀玉龍;楊孝寬;趙曉華;;交通工程總論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4 ;中國辭書學專著簡介[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邵敬敏;消除歧義的手段——歧義總論[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程邦雄;孫詒讓文字學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鮑金華;《高僧傳》副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玲英;翻譯操控與“信達雅”[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敏敏;論《老友記》中幽默的字幕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4 洛桑曲珍;論西藏當代翻譯發(fā)展史[D];西藏大學;2011年
5 夏雨晴;《南齊書》副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烏恩圖;1901-1911年間內蒙古地名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86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8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