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邊塞詩語音風格手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23:31
本文關鍵詞:唐代邊塞詩語音風格手段研究
【摘要】:語言學界通常說的語言風格,實為言語風格,簡稱風格。風格是人們運用語言的產(chǎn)物,是在主客觀因素制導下運用語言表達手段的諸特點綜合表現(xiàn)出來的氣氛與格調。語言風格的形成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一般稱之為風格手段,風格手段是體現(xiàn)風格的外部標志。各風格手段中,語音風格手段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同韻呼應,平仄調配,音節(jié)配合,節(jié)奏,雙聲疊韻、疊音等內(nèi)容。通過對語音風格手段的綜合分析,可以概括研究對象語言風格的基本特征。文章以唐代邊塞詩語音手段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唐代邊塞詩用韻,節(jié)奏和雙聲疊韻、疊音三種語音風格手段的考察梳理,探求各個主題中不同語音手段表現(xiàn)出的的具體效果,并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唐代邊塞詩語音面貌所表現(xiàn)的整體語言風格,以期為唐代邊塞詩語言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文章分三部分論述,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引言。介紹選題緣由、研究范圍、研究概況、意義、方法、文章的創(chuàng)新之處和語料來源。 第二章唐代邊塞詩的語音風格手段。主要表現(xiàn)為:一、唐代邊塞詩的用韻研究,在同韻呼應方面,戰(zhàn)爭類,風土人情類邊塞詩呈現(xiàn)出細微柔和級為主的語音面貌;征人思鄉(xiāng)、閨怨類邊塞詩中,洪亮級與細微柔和級比重相同;其它類邊塞詩中,以洪亮級為主。在韻式方面,唐代邊塞詩整體以偶行韻為主,兼有轉韻和隨韻。二、唐代邊塞詩的節(jié)奏研究,分為句內(nèi)節(jié)奏與句外節(jié)奏兩部分;句內(nèi)節(jié)奏以2/3節(jié)奏和4/3節(jié)奏為主,句外節(jié)奏以全詩采用相同的音頓節(jié)奏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三、唐代邊塞詩的雙聲疊韻、疊音研究。唐代邊塞詩的雙聲以喉牙音、舌音為主,齒音、唇音為輔;疊韻中,洪亮級比重較大;疊音中,細微柔和級在數(shù)量上要多于洪亮級。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對唐代邊塞詩整體語音面貌的梳理分析,為整體語言風格的概括提供論據(jù)。 第三章唐代邊塞詩的語言風格。概括了唐代邊塞詩語音風格手段的作用,對用韻,節(jié)奏和雙聲疊韻、疊音所表現(xiàn)出的語言風格分別進行了描述。用韻,,節(jié)奏和雙聲疊韻、疊音這三種語音風格手段使唐代邊塞詩在語言上整體呈現(xiàn)出豪放與柔婉,簡約與繁豐,典雅與通俗,樸實與藻麗,含蓄等風格并存的效果。 結語對前三章內(nèi)容進行綜述,概括論述了唐代邊塞詩各語音風格手段及其表現(xiàn)的語言風格效果。
【關鍵詞】:唐代 邊塞詩 語音風格手段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1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5
- 1.1 選題緣由7
- 1.2 研究范圍7-8
- 1.2.1 對“邊塞詩”的界定7-8
- 1.2.2 對研究對象的說明8
- 1.2.3 對“語音風格手段”的定位8
- 1.3 研究概況8-12
- 1.3.1 語言風格手段研究現(xiàn)狀8-9
- 1.3.2 唐代邊塞詩研究概況9-10
- 1.3.3 唐代邊塞詩語言研究概況10-12
- 1.3.4 研究概況小結12
- 1.4 研究意義12-13
- 1.5 研究方法13
- 1.5.1 統(tǒng)計法13
- 1.5.2 分析法13
- 1.5.3 歸納法13
- 1.6 創(chuàng)新點13
- 1.7 語料來源13-15
- 2. 唐代邊塞詩的語音風格手段15-38
- 2.1 唐代邊塞詩的用韻15-23
- 2.1.1 唐代邊塞詩的同韻呼應15-20
- 2.1.2 唐代邊塞詩的韻式20-23
- 2.2 唐代邊塞詩的節(jié)奏23-28
- 2.2.1 唐代邊塞詩的句內(nèi)節(jié)奏23-25
- 2.2.2 唐代邊塞詩的句外節(jié)奏25-28
- 2.3 唐代邊塞詩的雙聲疊韻與疊音28-38
- 2.3.1 唐代邊塞詩的雙聲疊韻28-34
- 2.3.2 唐代邊塞詩的疊音34-38
- 3. 唐代邊塞詩語音風格手段的作用38-54
- 3.1 唐代邊塞詩的用韻有助于構成的語言風格38-44
- 3.1.1 同韻呼應有助于構成豪放與柔婉的風格38-42
- 3.1.2 韻式有助于構成簡約與繁豐的風格42-44
- 3.2 唐代邊塞詩的節(jié)奏有助于構成的語言風格44-48
- 3.2.1 句內(nèi)節(jié)奏有助于構成典雅與通俗的風格44-46
- 3.2.2 句外節(jié)奏有助于構成樸實與藻麗的風格46-48
- 3.3 唐代邊塞詩的雙聲疊韻、疊音有助于構成的語言風格48-54
- 3.3.1 雙聲疊韻有助于構成豪放與柔婉的風格48-50
- 3.3.2 疊音有助于構成柔婉、藻麗和含蓄的風格50-54
- 結語54-56
- 參考文獻56-59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60
- 后記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彭莉萍;徐波;;唐詩的氣勢與流行歌曲歌詞意蘊的比較——以《登幽州臺歌》和《大中國》等為例[J];學理論;2009年20期
2 陶文鵬;;論常建詩歌的音樂境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0年02期
3 劉怡;;詩歌節(jié)奏與感受性——洛爾卡詩歌的象征主義表現(xiàn)力[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周裕鍇;王楊盧駱當時體——試論初唐七言歌行的群體風格及其嬗遞軌跡[J];天府新論;1988年04期
5 宋慶君;尋覓唐音[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葛曉音;關于詩型與節(jié)奏的研究——松浦友久教授訪談錄[J];文學遺產(chǎn);2002年04期
本文編號:985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8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