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特征研究論綱
本文關鍵詞:漢語特征研究論綱
【摘要】:語言的共性和個性都應該研究。關于漢語的個性特征的研究,早期的西方漢學家和中國許多語言學大師都已經(jīng)有過精辟的論述,但多局限于個別特征的考察,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表述。漢語和其他語言相比,特點突出,加上歷史長、文獻多,方言復雜、語言接觸頻繁,亟須集中合力,進行語音、詞匯、語法及文化的古今、南北、內外的全面比較,深入理解其特征。文章列舉了若干有待深入探討的課題,并指出研究這些特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中文系;
【關鍵詞】: 漢語 特征 研究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閩語特征研究”(13BYY051)的資助
【分類號】:H1-0
【正文快照】: 1關于語言的共性與語言的個性的研究不同的語言都有共性,也有個性。對于每一個個體,個性與共性都是相互依存的,共性寓存于個性,個性體現(xiàn)著共性,共性和個性都需要研究,兩種研究都有理論價值,也都有各自的應用價值。共性和個性的研究都必須運用比較的方法,最好是同時進行比較,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開英;;寓言化寫作的一般特征[J];文學教育(下);2011年07期
2 谷曉霞;劉靜;;先進職業(yè)教育的特征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0年21期
3 王猛,張曉寧,馬飛;110m跨欄跑節(jié)奏特征及訓練方法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許仲槐,陳孝平,鐘伯光;粵港澳臺中學生體育價值觀研究[J];體育科學;1997年05期
5 宋威;;大學初級階段日語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1年10期
6 赤旦多杰;;青藏高原特色產(chǎn)業(yè)型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J];中國藏學;2006年03期
7 吳蘭蘭;;淺論社會語言學視域中的網(wǎng)絡語言[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8 劉永清;;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語研究[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9 林松;;《鹽鐵論》的連詞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李倩;;關于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漢譯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欣慧;王瑛;宋建成;胡慧敏;;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研究[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何木光;鄭家樹;于天齊;;燒結二次混合機多速傳動系統(tǒng)應用研究[A];燒結工序節(jié)能減排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9年
3 郭選賢;徐立然;彭青鶴;張明利;;艾滋病的中醫(yī)證候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吳開俊;;公立高!稗D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李慶生;;客運專線車站旅客站臺寬度的研究[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吳承照;;加強風景園林學科基礎理論研究[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7 楊振立;赫慧云;王健;;山東省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的試驗與研究[A];全國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文光;孫海英;王殿u&;付裕;王立敏;;煉焦煤粘結指數(shù)(G值)制樣方法研究[A];高爐煉鐵用焦炭質量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9 焦利峰;;晉煤集團客戶保持和并購戰(zhàn)略的研究[A];煤炭經(jīng)濟管理新論(第7輯)——第八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煤炭學會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2007)論文集[C];2007年
10 梁俊爽;楊金生;;利用現(xiàn)有條件加快精準農(nóng)業(yè)技術研究與發(fā)展[A];第十二次全國農(nóng)機維修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曉斌;“首屆漢語語匯學學術研討會”在并召開[N];山西日報;2007年
2 文楓;打開語言的窗口[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3 張伯江;語言之妙,妙不可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姚雙云;語言學探索者的一串足印[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5 姚莉;漢語語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本報駐京記者 陸靜斐;對外漢教,,成功尚需時日[N];文匯報;2005年
7 方非;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N];北京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曉夫;品牌初顯 任重道遠[N];涼山日報(漢);2009年
9 戴慶廈;學術氣度 學派意識[N];光明日報;2004年
10 ;語言信息處理呼喚知識應用[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蕤;西夏地理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2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趙璐;晚清義利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郭征宇;曇鸞凈土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李念之;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6 王霞;開放式基金費率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7 趙成林;唐賦分體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王鐘杰;宋代縣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張應二;諸葛亮軍事活動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羅映光;蒙文通道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朝信;第十二屆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進球特征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陶偉華;武術散打運動員專項競技能力特征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3 黃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nóng)民增收問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4 吉如何;契丹小字特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5 李曉鴻;構筑地方應對反傾銷體系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6 何捷;“東方虹”郊區(qū)住宅的前營銷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7 何放;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8 賈玉娥;江澤民的發(fā)展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楊森;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10 徐向進;汽車動力系統(tǒng)合理匹配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85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8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