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短語可及性與篇章回指——以漢語主語屬格語為例
本文關鍵詞:名詞短語可及性與篇章回指——以漢語主語屬格語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名詞短語可及性 篇章回指 主語屬格語 生命度 指代消解
【摘要】:本文通過對漢語敘述體語料的分析,首先論證了漢語主語屬格語在篇章回指中具有較高指稱可及性,然后考察了可及性與生命度對篇章回指的共同影響,并據(jù)此提出了在先行語選擇中,可及性與生命度之間的兩條互動原則。文章指出,漢語小句內的關系化句法操作和篇章中的跨小句回指,可能受同一可及性等級序列的制約;所提出的兩條互動原則,也可以運用于基于向心理論的漢語指代消解算法中,以提高整體消解準確率。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名詞短語可及性 篇章回指 主語屬格語 生命度 指代消解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英漢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對比研究”(05BYY036)資助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可及性(accessibility)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在心理語言學中,這一概念通常用來指一個人在說話時,從大腦記憶系統(tǒng)中提取一個語言或記憶單位的便捷程度,因而又稱“便取度”(金哲等主編1994:73;許余龍2000:321);谶@一概念,Keenan和Comrie(1977)提出了著名的“名詞短語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德亮;漢語零形回指解析——基于向心理論的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4年04期
2 許余龍;英漢指稱詞語表達的可及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偉;郭海云;;英漢可及性標記系統(tǒng)對比研究及照應指稱語的翻譯[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01期
2 劉國輝,劉露營;認知推理與深層回指的確定[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許余龍;漢語主從句間的回指問題[J];當代語言學;2003年02期
4 許余龍;從回指確認的角度看漢語敘述體篇章中的主題標示[J];當代語言學;2005年02期
5 王建平;漢詩英譯中的語篇銜接與連貫[J];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01期
6 王愛英;英漢篇章中指稱詞語表達的可及性[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龔浩群,熊和平;娶得龍女 事事如愿──“龍女”故事解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8 蔣平;零形回指現(xiàn)象考察[J];漢語學習;2004年03期
9 馬文;會話照應修正的認知可及性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韓玲,周平;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照應偏誤分析[J];外語研究;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施棟琴;;從篇章的角度看漢語的“名-代/代-名”同位結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德亮;;漢語長距離回指的消解策略[A];中國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第七屆中文信息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道英;“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2 魏在江;英漢語篇連貫認知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馬文;漢語會話中的照應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王軍;英語敘事篇章中間接回指釋義的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5 劉偉;現(xiàn)代漢語代詞隱現(xiàn)的動態(tài)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6 李叢禾;英漢語會話中第三人稱回指現(xiàn)象的認知闡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7 許寧云;漢語篇章零回指的解析與生成:一項基于語料的向心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翁依琴;漢語零形回指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王曉凌;論非現(xiàn)實語義范疇[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嚴軼倫;基于知識解析體系的語篇綜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席留生;英漢科技說明文對比分析[D];河南大學;2003年
2 段Z誥,
本文編號:984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8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