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女滿文謎語考辨
本文關鍵詞:三仙女滿文謎語考辨
【摘要】:滿族三仙女傳說記有三位仙女的名字,enggulen"恩古倫"一名源自為滿語enen"子嗣",jenggulen"正古倫"源自jeje"父親",fekulen"佛庫倫"源自fefe"女陰"。三位仙女的名字代表著兒子、父親、母親其之所以隱含謎語,可能是黑龍江虎爾哈說書人穆克?藶橛匣侍珮O"由天而生"的需求,利用講述滿洲起源故事的機會,將布庫哩雍順變身為凡人,使皇太極需求落空,以雪虎爾哈部戰(zhàn)敗之恥。
【作者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
【關鍵詞】: 虎爾哈部 三仙女 滿文謎語
【分類號】:H221
【正文快照】: 三仙女傳說是有文字記載的關于滿族起源傳說,《舊滿洲檔》《內(nèi)國史院檔》《滿洲實錄》《太祖武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本紀》《滿洲源流考》等官方典籍皆有記載,其中《舊滿洲檔》天聰九年(1635年)五月初六的記錄為最早記載。三仙女傳說中的三仙女名字enggul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會學;;滿洲始祖神話研究綜述[J];黑河學刊;1991年01期
2 司徒;;清代三仙女傳說中人名和地名考釋[J];滿語研究;1987年01期
3 王鳳春,王浩;試論感生神話源于生殖崇拜[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宇旭;;金代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3期
2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尤曉妮;;甘肅歷史地震與氣象異常相關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時期[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6期
3 范家全;吳曉萍;;兩宋與遼金外交之比較——以盟約和國書為中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王彥章;;清代一產(chǎn)三男旌表政策之流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楊玉彬;王顏貞;;略論女真族狀元徒單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6 趙連穩(wěn);;北京古代歷史特征[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武勇;;漢文化影響下的金大定、明昌詞[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郭海東;;論明代華北婦女貞節(jié)觀的發(fā)展與嬗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李鴻飛;;“澶淵之盟”與“紹興和議”比較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韓光輝,陳喜波;皇家宮苑賞石文化流變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守仁;;《孫臏兵法、擒龐涓》中有關城邑問題的商榷[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三屆年會史學論文集[C];1983年
2 張明遠;;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創(chuàng)建年代及其相關問題研究[A];2010年三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尹鈞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尹鈞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張云濤;;從戒臺寺石刻看其宗教的歷史地位與傳承[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孟廣耀;;烏古敵烈部的經(jīng)濟狀況及社會性質(zhì)[A];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0)[C];1980年
7 朱永杰;張妙弟;;民國以前北京都市規(guī)劃結構演變縷析[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谷穎;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輝;明清小說中尼僧形象之文學與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宮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學;2010年
6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昊;女真建國前社會組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李西亞;金代圖書出版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杜芝明;宋朝邊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肖紅艷;《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培建;新編《全金詩》補正[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宋浩;論岳飛歷史地位的變遷[D];湘潭大學;2010年
3 周晟;《色葉字類抄》漢字詞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4 閆英華;山東盜文化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范書真;《聊齋志異》婚戀故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毅;宋元時期山東地區(qū)的礦冶業(y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袁志偉;遼代華嚴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趙學江;蒙元關中服飾文化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朱黎明;開封城墻防御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欒玲玲;執(zhí)著于“道統(tǒng)”的重建[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大順;張克舉;;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建筑群址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4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火;滿族稱謂漫談[J];修辭學習;1996年03期
2 張丹;淺談漢文化對滿族語言文化興衰的影響[J];黑龍江史志;2002年02期
3 劉子揚,張莉;《滿文老檔〈太宗朝〉》綜析[J];滿語研究;1996年01期
4 關克笑;老滿文改革時間考[J];滿語研究;1997年02期
5 趙阿平;滿語中動物詞語的文化含義(上)[J];滿語研究;1995年02期
6 王勤玲;;“大肉”與“小肉”[J];咬文嚼字;2009年05期
7 季永海;試論滿文的創(chuàng)制和改進[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8 趙阿平;滿語語義文化內(nèi)涵探析(三)[J];滿語研究;1994年01期
9 趙阿平;滿語語義文化內(nèi)涵探析(四)[J];滿語研究;1994年02期
10 趙志忠;試析滿族親屬稱謂[J];滿語研究;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宏偉;;從滿文創(chuàng)制到滿文出版的濫觴——清代滿文出版研究之一[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布尼阿林;關嘉錄;;略論滿文的改革[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C];1993年
3 戚本超;;在“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4 李平;;回憶陜西省改換縣以上生僻地名字[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錄論文集[C];2004年
5 張書巖;;單雙名問題考察[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6 戴光宇;;略論《李朝實錄》中的滿族先世部族名稱[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7 胡增益;;滿文的歷史貢獻[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8 李熹明;;借代辭格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富麗;;滿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10 富麗;;滿文文獻及其研究概況[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系光;中國·撫順滿族語言、文化研討會在撫順舉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高玉俠 本報記者 王敏娜;別讓滿語文成天書[N];遼寧日報;2010年
3 王瑩 姜敏;盡快搶救滿族語言文字[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4 記者 曉方 通訊員 向家文;名字的講究[N];湖北日報;2003年
5 楊金麗;別讓名字添煩惱[N];河北日報;2003年
6 記者劉思波;滿語文行走在遺失路上[N];撫順日報;2010年
7 劉彥芳 梁六十三;滿族的語言文字[N];中國民族報;2004年
8 司儀;名字的社會問題[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9 劉厚生;《紅樓夢》與滿語言文化(中)[N];吉林日報;2001年
10 黑龍江省政協(xié)委員 衣俊卿 郝春 巴圖 華劭 蘭承烈 李光曄 朱榮科;搶救瀕臨消亡的[滿語][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綦中明;滿語名號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2 戴光宇;三家子滿語輔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郭蕊;清代“達呼爾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烏蘭巴根;《元史》滿蒙翻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5 張殿典;滿語詞語與滿族薩滿教文化關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戴克良;清代滿語文及其歷史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達古拉;《清內(nèi)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匯編》語言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浩洵;滿語官職稱謂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周玲麗;社會文化框架下的名字和命名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3 邵偉;《聊齋志異》稱謂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阮氏秋莊;中國和越南的女孩名字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戈小莉;刻有瓊瑤烙印的詩意命名[D];四川大學;2006年
6 李娜;漢人取名的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韓曉梅;滿語社會制度詞語語義演變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8 劉文娟;柳市鎮(zhèn)地區(qū)人名特點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9 容晨樸;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看漢英稱謂語的差異[D];天津大學;2005年
10 張雪芹;新建住宅樓盤名稱命名分析[D];暨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652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6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