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親屬稱謂詞“中外”、“中表”考

發(fā)布時間:2017-09-28 12:04

  本文關鍵詞:親屬稱謂詞“中外”、“中表”考


  更多相關文章: 親屬稱謂 中外 中表 中古時期 姑舅關系 姨表關系


【摘要】:"中外"與"中表"都是中古時期新興的親屬稱謂,但學界對二者具體含義的理解存在著分歧。對"外"、"表"、"中"的泛指義和特指義進行辨析,可知中古時期"中外"與"中表"特指與姑、舅之子女的親戚關系,唐代以后除姑、舅外,還包括與姨之子女的親戚關系。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關鍵詞】親屬稱謂 中外 中表 中古時期 姑舅關系 姨表關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今訓匯纂(魏晉南北朝卷)”(11JJD740016) 浙江大學求是學社課題(QSKT1305)
【分類號】:H131
【正文快照】: “中外”與“中表”都是中古時期(東漢至隋)新興的親屬稱謂詞,特指與姑、舅之子女的親戚關系。如西晉袁準《袁子正論》:“中外之親,過于同姓。同姓且猶不可婚,而況中外之親乎?”〔1〕《宋書·傅僧佑傳》:“傅僧佑,祖父弘仁,高祖外弟也。以中表歷顯官,征虜將軍、南譙太守、太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世方;包小金;;漢語堂表親屬稱謂的歷時興替[J];修辭學習;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承丹;徐文蕾;;試論蒲松齡筆下的三國人物[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3 卜師霞;;《詩經(jīng)·載馳》詩意考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曾曉梅;;七言詩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詩的新證據(j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楊海帆;;宕昌的鳳鳥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7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8 陳志華;鄭禎誠;;巴蜀時期古愱國源流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9 程文徽;;漢中羌族文化——儺文化及其現(xiàn)狀與保護[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1期

10 王柳芳;;《洛陽伽藍記》中的女性形象論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郝延霖;;論西域文學(代序)[A];西域文學論集[C];1997年

4 佟健華;;算學宗師趙爽的數(shù)學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趙凱;;漢魏之際“大冀州”考[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10 張峰;;漢畫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7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8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雷丹;中國佛教與道教人生哲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方祥勇;中國古代象喻批評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陳超;秦漢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作物病蟲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10 王思齊;《新序》《說苑》小說價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玉卿;山西方言親屬稱謂研究——“堂兄弟”、“姑表兄弟”和“姨表兄弟”稱謂類型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萬喜,王祥榮;兒童語言中親屬稱謂詞泛化標記及其習得順序的理論解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孫立新;;陜南方言親屬稱謂詞的異讀別稱[J];中國語文;1996年03期

3 薛志霞;;山西萬榮方言單音節(jié)親屬稱謂詞重疊式的特殊用法[J];中國語文;2008年01期

4 黎昌抱;英漢親屬稱謂詞國俗差異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林麗芳;龍巖方言親屬稱謂詞的文化內涵淺探[J];龍巖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6 駱明弟;從親屬稱謂詞“外甥”說起[J];文史雜志;1992年02期

7 張展華;現(xiàn)時親屬稱謂詞語索源[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8 黎昌抱;英漢親屬稱謂詞國俗差異研究[J];臺州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9 大西智之;;親屬稱謂詞的自稱用法芻議[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4期

10 張寧;;克木語親屬稱謂詞研究[J];民族語文;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麗華;于賡哲;;中古時期醫(yī)人的社會地位[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2 徐樂帥;;中古時期封贈制度的形成[A];唐史論叢(第十輯)[C];2008年

3 龐怡;楊紅春;;中外信息咨詢業(yè)對比分析及其思考[A];優(yōu)秀學術論文選[C];2003年

4 李_";;談談漳州話的親屬稱謂詞[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5 盧勤忠;;中外商業(yè)賄賂犯罪立法比較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肖子英;;中外化妝品法規(guī)比較研究[A];2002年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崔月;;中外數(shù)控切割機特性對比[A];第九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1999年

8 ;林東海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9 吳萬和;;從中古漢語詞匯語法現(xiàn)象看《列子》是托古偽書[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巍;;試論李白對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的繼承與發(fā)展[A];中國李白研究(2006—2007)——李白與當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純艷;中古時期的社會與文化研究綜述[N];文匯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張鈺梅;中外運敦豪:布局中國[N];國際商報;2001年

3 柴劍虹;敦煌史料研究回歸史學的嘗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張筱梅;中外冰箱有一拼[N];中華工商時報;2001年

5 薛梅;中外資保險優(yōu)勢比較[N];中國保險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李詠梅 韓世軼;中外運:物流升級[N];中國交通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洪日南 通訊員 殷修林 武身漢;中外聯(lián)手培養(yǎng)MBA[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馬寧秀;中外運敦豪憑什么在亞太成為新樣板?[N];國際商報;2001年

9 齊程;中外臍橙產(chǎn)區(qū)一瞥[N];農(nóng)民日報;2001年

10 樊崇;中外證券市場加速對接[N];中國經(jīng)營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哈申格日樂;現(xiàn)代蒙古語常用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汪yN;中古佛典量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鄭麗;中古漢語主從連詞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蔡林波;內在化:中古道教丹術轉型的文化闡釋[D];山東大學;2005年

5 鐘智翔;論緬語語音的歷史分期與歷史發(fā)展[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6 劉德良;中外城市林業(yè)對比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7 解植永;中古漢語判斷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范淑玲;日語上代、中古音韻與漢語中古音的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謝洪欣;元明時期漢語連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馬德強;重韻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進勇;漢越親屬稱謂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鄭宜兵;現(xiàn)代漢語中親屬稱謂詞泛化的影響因素和語用功能[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進霞;《輪忯醒世》親屬稱謂詞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4 耿青國;中外農(nóng)民合作經(jīng)濟組織的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5 蘇日塔拉圖;巴林土語親屬稱謂詞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6 付俊薇;主要發(fā)達國家高職課程的比較研究與借鑒[D];河北大學;2004年

7 張艷波;中外人才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8 范麗君;內蒙古方言親屬稱謂詞文化特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4年

9 楊阿濱;中外就業(yè)政策及其實踐效應國際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姜云鶴;中外中學德育課程比較及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357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357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d8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