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流行體研究
本文關鍵詞: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流行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網絡流行體 語言模因 強勢模因 動因 社會文化
【摘要】:近年來各種“XX體”層出不窮,這些網絡流行體雖類似于其他網絡語言,但還有動態(tài)語境化、易于表意的語言風格、紛繁多樣的派生版本、大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迅速更新的時效性的特點。以后浪推前浪的趨勢不斷躥紅,成為風靡于網絡的語言現(xiàn)象,同時滲入到現(xiàn)實生活的用語系統(tǒng),有必要對其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闡釋。本文首先在回顧網絡語言、網絡流行體和模因論研究現(xiàn)狀的前提下,通過綜合分析所收集語料對網絡流行體進行界定和分類,提出本文的立足點。其次,采用模因論的主要概念對其進行多角度透視,結合實例分析網絡流行體的傳播類型、模因復合體現(xiàn)象和四個傳播階段。再次,強大語用功能、網絡媒介的優(yōu)勢、多彩社會文化的推動、網民的主體性作用成為網絡流行體強勢模因的動因。最后,網絡流行體的幽默效果影響交際,同時新的語言形式影響社會文化生活,同時,流變機制可以預測其未來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網絡流行體 語言模因 強勢模因 動因 社會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3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1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8
-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意義8-9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及語料收集9
- 第四節(jié) 論文結構9-11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1-19
- 第一節(jié) 國內外對網絡語言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第二節(jié) 從不同角度對網絡流行體的研究13-15
- 第三節(jié) 國內外對模因論的研究現(xiàn)狀15-18
- 本章小結18-19
- 第二章 理論框架19-26
- 第一節(jié) 模因與語言、文化、社會的關系19-20
- 第二節(jié) 模因論的重要概念20-24
- 一、模因的四個復制傳播階段20-21
- 二、模因的復制傳播類型21-22
- 三、簡單模因和模因復合體22-23
- 四、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23
- 五、強勢模因的選擇標準23-24
- 六、模因與宿主24
- 本章小結24-26
- 第三章 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流行體分析26-56
- 第一節(jié) 網絡流行體26-33
- 一、對網絡流行體的界定和分類26-31
- 二、網絡流行體的特點31-33
- 第二節(jié) 網絡流行體的傳播類型33-37
- 一、基因型網絡流行體模因34-35
- 二、表現(xiàn)型網絡流行體模因35-37
- 第三節(jié) 網絡流行體的模因復合體37-43
- 一、字詞層面37-38
- 二、句子層面38-41
- 三、微型篇章41-43
- 第四節(jié) 網絡流行體傳播的四個階段43-45
- 一、同化階段43-44
- 二、記憶階段44
- 三、表達階段44
- 四、傳播階段44-45
- 第五節(jié) 網絡流行體強勢模因的動因45-54
- 一、網絡流行體強勢模因的特征45-50
- 二、網絡媒介的優(yōu)勢和社會文化現(xiàn)狀的多樣性50-53
- 三、模因宿主的主體性作用53-54
- 本章小結54-56
- 第四章 網絡流行體與語言、文化、社會的互動56-62
- 第一節(jié) 網絡流行體模因與交際中的語言選擇56-58
- 第二節(jié) 網絡流行體對人們社會文化生活的影響58-60
- 第三節(jié) 網絡流行體的流變機制60-61
- 本章小結61-62
- 結語62-65
-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62-63
-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新之處及對未來研究的展望63-64
- 第三節(jié) 本文的局限與不足64-65
- 參考文獻65-71
- 致謝71-72
- 附錄72-9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純磊;;國內語言模因論研究述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謝睿玲;;從模因論的視角解析沉默的文化內涵[J];邢臺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吳燕瓊;;國內近五年來模因論研究述評[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周四瑗;陳意德;;從語言模因論看“山寨”現(xiàn)象及其傳播[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呂文靜;;模因論與校園流行語[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6 李曉黎;;模因論的研究狀況與分析[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7 王也;;網絡語言的模因論分析[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8 張潔君;;從模因論角度看廣告語的創(chuàng)作模式[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9 劉亮;;論文化的模因論解釋[J];知識經濟;2011年02期
10 盧松琳;傅福英;;模因論視角下談文化傳承[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曹進;;模因論視閾下的網絡語匯傳播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二旭;模因論視角下《狼圖騰》英譯本的歸化和異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李瀟;模因論視角下廣告中的習語變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王玉;模因論視角下“XX族詞匯”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4 江汝昤;模因論視角下的仿擬翻譯[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5 李滿滿;基于模因論的商業(yè)廣告語顯隱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姚媛媛;模因論視角下背育輸入在初級英語習得中的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7 Gorbachev Vasilii(瓦西里);模因論視角下的俄漢網絡語言對比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鄭芷茜;模因論視角下的科技英語漢譯實踐報告[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吳苗苗;模因論下中國英語的文化傳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朱紅英;論模仿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01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0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