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交際中性別語言特征及語用失誤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跨性別交際中性別語言特征及語用失誤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性別語言 性別交際 語內(nèi)語言失誤
【摘要】:在中國,性別語言研究開始于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其主要集中于心理學(xué),哲學(xué),社會語言學(xué)以及語用學(xué)方面,很少從跨文化交際學(xué)方面進(jìn)行研究。而在西方,早在二十世紀(jì)早期,人們已經(jīng)關(guān)注語言的性別問題,并對其產(chǎn)生了興趣。丹麥語言學(xué)家O. Jespersen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研究性別語言,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與中國研究相比起來,西方先前在研究性別語言方面,有獨特見解。因此,西方研究者基于更多的研究素材,和先進(jìn)的技術(shù)設(shè)備,在性別語言的表現(xiàn)特征,性別語言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 而在語用失誤研究方面,西方人Jenny Thomas第一次把語用失誤分為語用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兩大類。一些中國學(xué)者撰文曾提出語用失誤也可以分為,語內(nèi)語用失誤和語際語言失誤,從而大大地深化了語用失誤在中國的研究。 隨著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地球已經(jīng)逐漸縮小為一個“地球村”。因此,跨文化交際在最近幾十年取得了長遠(yuǎn)發(fā)展,各個領(lǐng)域都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對各自實際問題進(jìn)行研究與分析。男女性別差異是人類生理結(jié)構(gòu)的差異,男女構(gòu)成了世界上兩大人類群體,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梢哉f,男女兩性的交際也是一種跨文化交際。因此,跨性別交際逐漸成為跨文化交際的一個分支,并得到了學(xué)者的重視。 本文從跨文化交際學(xué)中的跨性別交際為切入點,運用利奇,格萊斯的語用分析原則,基于大量生活語料對性別語言進(jìn)行研究,并對性別語言在男女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差異,,跨性別交際中語內(nèi)語用失誤產(chǎn)生的原因進(jìn)行分析,以規(guī)避男女在跨性別交際中產(chǎn)生的失誤,從而提高跨性別交際成功率。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紹中西方對性別語言,語用失誤的研究概況,以及利奇,格萊斯的語用分析原則。 第二章主要分析性別語言的特征,跨性別交際以及男女方性別語言的差異。 第三章主要分析跨性別交際中的語用失誤,主要是語內(nèi)語用失誤以及產(chǎn)生的原因。 第四章主要提出一系列應(yīng)對措施,以避免跨性別交際中產(chǎn)生語用的失誤,從而提高交際成功率。 本文從心理學(xué)與跨文化交際學(xué)的角度,通過對跨性別交際中的性別語言以及語用失誤的研究,試圖找到避免語用失誤的措施,減少語用失誤,從而進(jìn)一步促進(jìn)跨性別交際的成功。因此,本文對研究跨性別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具有一定意義,通過本文研究,我們可以避免交際失誤,從而提高跨性別交際的成功率。
【關(guān)鍵詞】:性別語言 性別交際 語內(nèi)語言失誤
【學(xué)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030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9
- Contents9-11
- Index of Tables11-12
- Introduction12-14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4-20
- 1.1 Overview of Gender Language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14-16
- 1.1.1 Studies of Gender Language in China14-15
- 1.1.2 Studies of Gender Language in the West15-16
- 1.2 Overview of Pragmatic Failures in Gender Language16-17
- 1.2.1 Studies of Pragmatic Failures in China16-17
- 1.2.2 Studies of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West17
- 1.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hesis17-20
- 1.3.1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18
- 1.3.2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18-20
- Chapter Two Gender Language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20-56
- 2.1 Sex Difference and Gender Difference20-23
- 2.2 Gender, Language and Society23-28
- 2.2.1 Gender and Language23-25
- 2.2.2 Language and Society25-27
- 2.2.3 Gender and Society27-28
- 2.3 Definition of Gender Language28-29
- 2.4 Features of Gender Language29-47
- 2.4.1 Phonetic Features29-35
- 2.4.2 Semantic Features35-39
- 2.4.3 Syntactical Features39-41
- 2.4.4 Pragmatic Features41-46
- 2.4.5 Psychological Features46-47
- 2.5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47-53
- 2.5.1 Definition of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47-48
- 2.5.2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48-49
- 2.5.3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49-53
- 2.6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Gender Language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53-56
- 2.6.1 Differences of Gender Language53-54
- 2.6.2 Similarities of Gender Language54-56
- Chapter Three Pragmatic Failures and their Causes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56-68
- 3.1 Pragmatic Failures56-65
- 3.1.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Failure56-57
- 3.1.2 Pragmatic Failures of Gender Language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57-65
- 3.2 Causes of Pragmatic Failures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65-68
- 3.2.1 Cultural Causes65-66
- 3.2.2 Psychological Cause66
- 3.2.3 Physiological Cause66-68
- Chapter Four Strategies to Avoid the Pragmatic Failures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68-74
- 4.1 Awareness of the Differences68-69
- 4.1.1 Adaption to Conversational Style68-69
- 4.1.2 Attention to Conversational Theme69
- 4.2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69-71
- 4.2.1 A Little Change for Each Other69-70
- 4.2.2 Respective Need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70-71
- 4.3 Cooperation and Politeness71-74
- 4.3.1 Cooperation72-73
- 4.3.2 Politeness73-74
- Conclusion74-76
- Bibliography76-79
- 附表79
【相似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晶輝;淺析性別語言模式及其形成原因[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1期
2 楊春;;性別語言研究綜述[J];中華女子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4期
3 薛玉萍;;西方性別語言研究理論及研究方法淺析[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5期
4 薛玉萍;;國外性別語言研究理論嬗變[J];伊犁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3期
5 李萌萌;;國內(nèi)近三年性別語言研究綜述[J];吉林省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下旬);2012年04期
6 許愛瓊;;從男女性別語言差異研究話語權(quán)勢[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10期
7 王娜;王顯志;;國內(nèi)近五年性別語言研究綜述[J];河北聯(lián)合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4期
8 王烈琴;論性別語言研究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西安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3年04期
9 袁秀萍;性別語言研究發(fā)展透析[J];楚雄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4期
10 郝紅艷;;性別語言差異原因分析[J];洛陽大學(xué)學(xué)報;2006年03期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婭琴;性別語言典型及其在交際中的體現(xiàn)[D];西南大學(xué);2007年
2 孟穎;性別語言中趨同化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3 嚴(yán)丹;英漢性別語言對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xué);2005年
4 畢曉寧;性別語言研究[D];黑龍江大學(xué);2003年
5 許榮花;美國影視作品中性別語言特征的變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xué);2010年
6 李明宇;性別·語言·文化[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8年
7 房曉靜;性別語言研究之不足與補足[D];西北大學(xué);2012年
8 徐小靚;性別語言的趨同現(xiàn)象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xué);2013年
9 陳其艷;漢語文學(xué)作品中男女作家性別語言差異的語言表征[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年
10 李娜;建構(gòu)論視角下《實習(xí)醫(yī)生格雷》中的性別語言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895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9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