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敦煌文獻異稱現(xiàn)象研究——以服飾詞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9-18 07:38

  本文關(guān)鍵詞:敦煌文獻異稱現(xiàn)象研究——以服飾詞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異稱 敦煌文獻 寫本 文化


【摘要】:異稱是漢語中既特殊又普遍的現(xiàn)象,在敦煌文獻中更是隨處可見。異稱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就敦煌文獻中大量出現(xiàn)的異稱詞來說,俗字俗寫的通行、同義語素的替換、方言俗語的使用、命名角度的差異卻是其形成的主要方式,充分反映出寫本文獻的特色。敦煌文獻中大量存在的異名別稱不僅反映出唐五代時期語言的豐富燦爛,更折射出當時當?shù)刈诮涛幕臉O大興盛。
【作者單位】: 臺州學院人文學院;
【關(guān)鍵詞】異稱 敦煌文獻 寫本 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敦煌文獻服飾詞研究”(12YJC740130)
【分類號】:H131
【正文快照】: 異稱又叫同物異名、同實異名等,指的是同一個事物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名稱,或者說同一個事物具有多種不同的語音形式,它是漢語中既特殊又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異稱的出現(xiàn)并不會引起交流理解的障礙,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表達的色彩,豐富漢語的詞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幼蓮;;敦煌文獻里的俗語詞[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2 高田時雄;;敦煌遺書與漢語史研究[J];敦煌研究;2006年06期

3 何劍麗;黃大祥;;敦煌文獻詞語辨釋[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項楚;;關(guān)于《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一段唱詞的校釋[J];敦煌研究;1992年04期

5 李進立;敦煌文獻詞語札記[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6 張俊之;張韻;;論古代漢語教材對新語料的吸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安忠義;;敦煌文獻中的隴右方言[J];敦煌研究;2008年03期

8 張小艷;;唐五代韻書與敦煌文獻的解讀[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9 汪泛舟;;敦煌俗別字新考(下)[J];敦煌研究;2009年02期

10 劉艷紅;;敦煌文獻表狀箋啟中“右”的含義[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亞麗;;翻譯與文化的融合[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2 王洋;;漢語諧音探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都建秀;;體態(tài)語與態(tài)度的表達方式[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4 林木森;;英漢詞語互借對語言文化的影響[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彭博;;外來詞的作用和翻譯[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董志翹;;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詞語略考[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7 李樹輝;;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鶻文化[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李霄鵬;;恭維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彭麗君;;民族語言意識的內(nèi)涵及其基本特征[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宋偉華;;漢英顏色詞“紅”和“RED”的語義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張微 呂莎 王建峰 郭爍 實習記者 鄭巧 周悅采訪整理;專家論絕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浙大漢語史研究中心;新世紀漢語史發(fā)展與展望國際研討會在杭州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3 蘇培成;漢字簡繁體轉(zhuǎn)換不能單靠電腦[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艷;敦煌書儀語言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葉嬌;敦煌文獻服飾詞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趙鐘淑;中韓現(xiàn)代親屬稱謂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肖模艷;現(xiàn)代漢語比喻造詞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田良臣;語文科口語課程的多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新華;唐五代敦煌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張瑩;譯學觀念的演進和沖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尚曉明;人和世界語境中的言語行為建構(gòu)與透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賈娟;敦煌變文俗語詞論著解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丁石慶;雙語族群語言文化的調(diào)適與重構(gòu)[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列斌;通過文化教語言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譚小翠;中美抱怨語對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吳莎莎;論語域理論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徐萍;翻譯中的詞匯空缺[D];山東大學;2005年

5 馬鳳仙;詩歌翻譯過程中的外部文化制約因素探析[D];山西大學;2006年

6 張璇;英漢會話開場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鄒淵;甲骨文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8 張佳;從消費者行為學角度淺析汽車商標翻譯[D];暨南大學;2009年

9 蔣旭輝;文化與外語學習[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10 鄶毅;翻譯中的性別:女性主義翻譯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8742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742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1c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