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話語跳脫的應答模式
本文關鍵詞:英漢話語跳脫的應答模式
更多相關文章: 跳脫 應答模式 關聯(lián)理論
【摘要】:從語言應答和非語言應答兩方面分析了英漢話語跳脫應答的相同點,并基于關聯(lián)理論構建了跳脫的應答模式。應答模式包括推理過程和應答過程:在推理過程中,聽話人認為說話人的跳脫具有最大關聯(lián)性,然后選擇與話語理解相關聯(lián)的認知語境,根據(jù)百科知識、詞匯信息和邏輯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找到話語和語境的最佳關聯(lián),從而得出理解結果;在應答過程中,聽話人轉換角色為說話人,根據(jù)關聯(lián)理論選擇最大關聯(lián)來給出明示刺激。
【作者單位】: 河北北方學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
【關鍵詞】: 跳脫 應答模式 關聯(lián)理論
【基金】: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09BYY005)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話語交際中由于說話人本身的有意停頓、聽話人或突發(fā)事件等外力打斷的原因,說話人只說出了一句話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沒有說出來,造成語義不全,句子成分殘缺。這種語言現(xiàn)象在英語中被稱為“aposiopesis”,漢語中多用“跳脫”作為其對應詞語。言語交際至少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杏林;檀祝平;;話語聯(lián)系語的語用功能[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01期
2 尹莉;;話語標記語語用制約的關聯(lián)論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3 莫愛屏;;論關聯(lián)理論對連貫理論的補充及其對話語標記語的解釋[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2年01期
4 王雪暢;韓芳;;論關聯(lián)理論對話語分析的貢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王艷;;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功能[J];學術交流;2007年07期
6 馬崴;;關聯(lián)理論對合作原則的幾點修正[J];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7 丁慧;;關于話語標記語研究的辯證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5期
8 翟長紅;;關聯(lián)理論及語境在語用解歧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30期
9 陳玉姣;;試論話語標記語的認知語用功能[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10 雷宏友;李玲;;關聯(lián)理論在隱喻認知失誤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0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聞艷;;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廣告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吳文輝;;隱喻的關聯(lián)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靳寧;賈德江;;再論關聯(lián)理論對翻譯的解釋力[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朱犁,
本文編號:8658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6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