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干族留學生初級階段的漢字習得與教學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13:11
本文關鍵詞:東干族留學生初級階段的漢字習得與教學
【摘要】:本文以陜西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的25名東干族留學生為調查對象,以親自授課、聽課(課堂觀察法)、發(fā)放問卷、進行訪談的方式,收集漢字書寫材料,獲得有關東干族漢字學習特點的第一手資料。本文擬從漢字學習現(xiàn)狀、漢字偏誤類型、漢字學習策略選擇三個方面闡述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特點,從漢字特點、遷移理論、學生自身三個角度探究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特點。 針對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特點,筆者擬從課程設置和具體的識字、教學方法入手,探究適合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和教學的新思路。認為在漢語初級階段的精讀課和寫作課中,漢字教學占有較大的比重;在口語和聽力課中,漢字教學的比重適當縮小,不要求漢字認讀和書寫同步,達到認讀的程度即可。此外,針對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筆者建議在漢語學習初級階段單獨開設專門的漢字課,對學生進行漢字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教學,并給予學生漢字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指導。筆者借鑒國內主要的小學識字方法,結合東干族留學生的實際情況,建議在初級階段的精讀課、口語課、聽力課中主要采用隨文識字法,寫作課中主要采用字理識字法和部件識字法,將集中識字和字族文識字采納到學生課后漢字復習中去。最后,筆者結合東干族學生學習特點,介紹了幾種具體的漢字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對東干族留學生進行漢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東干族 漢字學習 漢字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9
- 第一章 緒論9-23
- 1.1 東干族歷史與語言文字使用情況9-10
- 1.1.1 東干族歷史9
- 1.1.2 東干族語言文字使用情況9-10
- 1.2 研究意義與目的、研究對象及語料來源、研究方法10-13
- 1.2.1 研究意義與目的10-12
- 1.2.2 研究對象及語料來源12
- 1.2.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2-13
- 1.3 研究現(xiàn)狀13-22
- 1.3.1 國內針對小學生的識字方法研究14-19
- 1.3.2 針對初級階段留學生的漢字教學研究19-22
- 小結22-23
- 第二章 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特點調查分析23-36
- 2.1 東干族留學生漢字學習情況23-24
- 2.1.1 讀寫能力遠落后于聽說能力23
- 2.1.2 漢字學習缺乏系統(tǒng)性23
- 2.1.3 課堂漢字書寫率低23-24
- 2.1.4 漢字學習態(tài)度消極24
- 2.2 漢字習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偏誤24-26
- 2.2.1 字形混淆24
- 2.2.2 語音混淆24-25
- 2.2.3 結構混淆25
- 2.2.4 筆畫增減與變形25-26
- 2.3 漢字學習策略及使用情況26-28
- 2.3.1 字形策略27
- 2.3.2 應用策略27
- 2.3.3 復習策略27-28
- 2.3.4 記憶策略28
- 2.3.5 歸納策略28
- 2.4 漢字習得中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探究28-36
- 2.4.1 漢字特點28-29
- 2.4.2 遷移的影響29-33
- 2.4.3 東干族留學生學習漢字自身存在的問題33-34
- 2.4.4 東干族留學生學習漢字的成功個案34-36
- 第三章 針對東干族留學生的漢字教學方法36-44
- 3.1 課程設置36-39
- 3.1.1 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36-37
- 3.1.2 四種課型下的漢字教學37-38
- 3.1.3 開設單獨的漢字課的必要性探討38-39
- 3.2 漢字識字方法39-42
- 3.2.1 集中識字法40
- 3.2.2 分散識字法40-41
- 3.2.3 字族文識字41
- 3.2.4 字理識字法41
- 3.2.5 部件識字法41-42
- 3.3 漢字教學方法42-44
- 3.3.1 多媒體技術下的漢字教學42
- 3.3.2 “六書”理論下的漢字教學42-43
- 3.3.3 趣味性漢字教學43-44
- 第四章 結論44-47
- 參考文獻47-51
- 附錄一:學生問卷51-53
- 附錄二:訪談內容53-55
- 致謝55-5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大遂;從漢語的兩個特點談必須切實重視漢字教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2 王國杰;論中亞東干族的方言特點[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06期
3 王曉燕;;中亞東干人的語言、教育與文化傳承關系略論[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3年04期
4 張?zhí)锶?吸收安子介學說,集中識字教學法又有新發(fā)展[J];漢字文化;1989年Z1期
5 石定果;;會意漢字內部結構的復合程序[J];世界漢語教學;1993年04期
,本文編號:856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5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