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在海峽兩岸的變異情況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07:28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在海峽兩岸的變異情況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海峽兩岸 現(xiàn)代漢語 “動賓賓”結構
【摘要】:本文把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語料分析、對比分析、統(tǒng)計分析等研究方法,描寫并探討了海峽兩岸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的特征和發(fā)展脈絡。 本文是一篇以語料為基礎的實證研究,通過對北京大學漢語語料庫和“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進行檢索和分析,對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的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進行梳理和解釋。文章從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展開。歷時上,以八十年代為界,統(tǒng)計分析了海峽兩岸的“動賓賓”結構用例使用情況。共時上,從語義和語用兩方面考察了兩岸的共性和差異。本文梳理了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的發(fā)展脈絡和生成機制,用量化的手段制作一份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的詞表,,對于進一步地了解該結構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海峽兩岸 現(xiàn)代漢語 “動賓賓”結構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緒論6-9
- 1.1 選題緣由6
- 1.2 研究范圍6-7
- 1.3 研究綜述7
- 1.4 研究意義7-8
- 1.5 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本體研究9-16
- 2.1 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界定9-10
- 2.2 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語義研究10-13
- 2.3 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語用研究13-16
- 第三章 八十年代前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頻率比較16-24
- 3.1 中國大陸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使用頻率17-19
- 3.2 臺灣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使用頻率19-22
- 3.3 對比22-24
- 第四章 八十年代后海峽兩岸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頻率比較24-30
- 4.1 中國大陸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使用頻率24-26
- 4.2 臺灣地區(qū)現(xiàn)代漢語“動賓賓”結構(VO1+O2)的使用頻率26-28
- 4.3 對比28-30
- 第五章 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八十年代前后變異類型的比較30-39
- 5.1 顯性“動賓賓”化的動賓式動詞30-33
- 5.2 非顯性“動賓賓”化的動賓式動詞33-38
- 5.3 小結38-39
- 第六章 理論闡釋39-41
- 第七章 結語41-43
- 注釋43-44
- 參考文獻44-48
- 附錄48-50
-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清單50-51
- 致謝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春霞;李晗蕾;徐國慶;;動賓式合成詞的內(nèi)部特征研究[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周衛(wèi)華;;從中文信息處理的角度看動賓語義關系的分類[J];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3 張博;“動賓結構十賓語”的條件及發(fā)展趨勢[J];古漢語研究;1999年03期
4 刁晏斌;;試論海峽兩岸語言的微觀對比研究——以“而已”一詞的考察分析為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黃小萍;淺談動賓式的離合動詞[J];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6 吳錫根;動詞對賓語的句法選擇和語用選擇[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7 吳錫根;支配式動詞及其句式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8 石毓智;;論漢語的構詞法與句法之關系[J];漢語學報;2004年01期
9 劉玉杰;動賓式動詞與所帶賓語之間的語義關系[J];漢語學習;1993年04期
10 段曉平;及物動詞范圍擴大探因──從“服務人民”談起[J];漢語學習;1997年04期
本文編號:796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9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