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2 06:15

  本文關鍵詞:《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國語》 單音節(jié) 動詞 同義詞


【摘要】:《國語》又稱《春秋外傳》,相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但學術界對此有所爭議,至今未有定論。本書記錄了西周末至春秋時期(約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的史事,全書共二十一卷,即《周語》三卷,《魯語》兩卷,《齊語》一卷,《晉語》九卷,《鄭語》一卷,《楚語》兩卷,《吳語》一卷,《越語》兩卷。本書所記史事時代明確,記述內容真實可靠,記載內容廣泛、詞匯量大;谶@種情況,我們以《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本文以《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為研究對象,運用“系聯(lián)法”、“參照法”等理論,力求在全面分析《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的基礎上,勾勒出《國語》的同義動詞詞義系統(tǒng),從語義方面為專書詞匯整理做一份基礎性的工作。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首先,我們對本文的選題意義進行了介紹;其次,對《國語》語言研究情況和先秦專書動詞詞義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總結;再次,對本文運用的理論方法,版本依據(jù)等進行了說明。 第二部分是主體部分。首先,我們確定《國語》動詞判定標準,并對動詞進行歸納。對于動詞的判定,以功能為標準。20世紀50年代學術界對詞類問題進行了討論,其結果表明漢語動詞的分類應依據(jù)語法功能來判定。故本文根據(jù)《國語》的實際情況,從語法功能角度進行動詞提取。在動詞義位的歸并中,堅持獨立性、區(qū)別性、符合實際等原則。其次,,對《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研究的幾個問題進行說明,包括同義詞的界說、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的確定方法、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的辨析方法等三個方面。再次,列舉《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并對其從語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尋找各組同義詞中成員之間的差別。通過對比89組同義詞,找出《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中成員之間的細微差異。 第三部分是總結部分。總結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的確定、辨別的方法等內容,希望可以為其他研究者進行歷時和共時研究提供依據(jù),同時,也為讀者閱讀本書提供方便。 本文的研究價值在于:對先秦典籍——《國語》中的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進行研究,勾勒出《國語》的同義動詞詞義系統(tǒng),從語義方面為專書詞匯整理做一份基礎性的工作。
【關鍵詞】:《國語》 單音節(jié) 動詞 同義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3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緒論10-16
  • 1.1 選題意義10-11
  • 1.2 研究綜述11-14
  • 1.2.1 《國語》語言研究概況11-13
  • 1.2.1.1 注釋類11
  • 1.2.1.2 語法類11-12
  • 1.2.1.3 詞匯類12-13
  • 1.2.2 先秦專書動詞詞義研究概況13-14
  • 1.3 理論方法14-15
  • 1.3.1 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14
  • 1.3.2 比較互證法14-15
  • 1.3.3 描寫與解釋相結合的方法15
  • 1.4 版本依據(jù)及其他說明15-16
  • 1.4.1 版本依據(jù)15
  • 1.4.2 統(tǒng)計次數(shù)說明15-16
  • 2.《國語》動詞的判定及分類16-18
  • 2.1 《國語》動詞的判斷標準16
  • 2.2 《國語》動詞義位的歸并16-18
  • 3.《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研究的幾個問題18-20
  • 3.1 同義詞的界說18
  • 3.2 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的確定方法18-20
  • 4.《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確定及辨析20-71
  • 4.1 《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概況20-21
  • 4.2 《國語》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辨析21-69
  • 4.3 單音節(jié)動詞同義詞差別的歸納與考察69-71
  • 4.3.1 語法差別69
  • 4.3.2 語義差別69-70
  • 4.3.3 修辭差別70-71
  • 5.總結71-72
  • 參考文獻72-79
  • 后記7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晶晶;;《論語》心理動詞簡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2 宋積良;;同義連用形成的機制與原因——以《國語》、《史記》中的同義連用為例[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3 金樹祥;對《戰(zhàn)國策》中行為動詞帶賓語情況的考察[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劉利;從歷史語法角度看《國語》的語料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鐘發(fā)遠;;《論語》反義動詞研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6 武振玉;;先秦時期的“賞”、“賜”之別[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劉青;《易經(jīng)》心理動詞語法功能析微——兼與甲骨卜辭比較[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8 于富章;;“如(若、奈)××何”的結構試析[J];東北師大學報;1987年01期

9 周廣干;;《左傳》、《國語》否定副詞比較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黃河;;《國語》中的“其”字用法考察[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雷莉;《國語》單音節(jié)實詞同義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陳長書;《國語》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吳崢嶸;《左傳》索取、給予、接受義類詞匯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徐朝暉;《國語解》詞匯語法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麗艷;《左傳》與《世說新語》位移動詞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先云;《韓非子》心理動詞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3 張黎麗;《國語》《左傳》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姚慶保;《左傳》及物動詞作使動用考察[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鐘海軍;《國語》復音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于正安;《荀子》動詞語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小文;《尉繚子》軍事用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袁金春;《國語》稱代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侯立睿;《國語》程度副詞研究[D];山西大學;2003年

10 羅春英;《國語》中的職官稱謂語[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601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601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08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