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翻譯文學對小說發(fā)展的形塑作用
本文關鍵詞:論翻譯文學對小說發(fā)展的形塑作用
【摘要】:回顧翻譯歷史,能夠揭示:翻譯如何借助異域文本促成本土文化身份;譯本如何通過特定文學話語構建權威主體,催生新的特定文學形式,并促進這種文學形式發(fā)展。本文以中國翻譯史上的3次文學翻譯高潮為脈絡,具體分析不同時期翻譯文學對本土小說文學的影響以及對小說文學新形式的塑造作用,探討翻譯文學在我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者單位】: 山西財經(jīng)大學;
【關鍵詞】: 翻譯文學 小說文學 形塑作用
【分類號】:H0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翻譯作為語言交流活動,并不是一種中性的、遠離政治及意識形態(tài)斗爭和利益沖突的純粹的文字轉換活動,而往往是一種文化、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在另一種文化、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中的改寫、變形或再創(chuàng)造。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提出的多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琳琳;;翻譯文學的性質與歸屬[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5期
2 呼格吉勒圖;;文學翻譯與翻譯文學之比較[J];集寧師專學報;2010年03期
3 周薇;;翻譯文學對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影響——以林譯小說為例[J];長城;2011年04期
4 宋炳輝;漢語資源的清理與現(xiàn)代翻譯文學[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曹鵬;趙艷麗;;網(wǎng)絡時代的翻譯文學[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6 黨爭勝;;論文學翻譯的文學性——兼論文學翻譯的標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顧玉鳳;;二十年來蘇曼殊翻譯文學研究綜述(1989—2008)[J];文教資料;2009年02期
8 武琳蘊;;從文學翻譯到翻譯文學[J];今日科苑;2011年06期
9 何小穎;;翻譯文學的歸屬問題[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10 曹順慶,鄒濤;翻譯文學與原有文學的互動性與一體化過程[J];西華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胡安江;;文本旅行與經(jīng)典建構——寒山詩在美國的經(jīng)典化[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涂兵蘭;;翻譯文學的俗化與消費接受[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徐敏慧;;從文化身份的改變看文化的強勢與弱勢——以《丈夫》中稱謂語的翻譯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熊輝;;簡論郭沫若的“風韻譯”觀念及其歷史意義——兼論20世紀中國翻譯標準理論的演進[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5 吳建;;從文學翻譯中錯位文化意象的處理談起:翻譯文學一定要保留“洋裝”么?[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駱賢鳳;;社會文化與文學翻譯的互動關系述略[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駱賢鳳;;文學翻譯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述略[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周海燕;;譯詩中的“做詩”成分[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9 彭輝;;從多維視角為文學翻譯中的“誤讀”正名[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程夢瑤;重新審視翻譯文學的功能性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劉鋒;世界需要翻譯文學[N];文藝報;2011年
3 秦弓;應該重視翻譯文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王玉梅;中國書如何打破英美出版“天花板”[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樂黛云;中國翻譯文學史研究的新開拓[N];文藝報;2006年
6 劉衛(wèi)紅;回望近代文學翻譯歷程[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謝天振;譯介學研究:中外文學關系新視角[N];社會科學報;2008年
8 清衣;探索新的理論批評形式[N];中華讀書報;2004年
9 周憲;讀來別有一番滋味[N];光明日報;2001年
10 翻譯家 竺家榮;讀書與翻譯[N];中華讀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志宏;新時期以來翻譯文學期刊譯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吳鈞;論中國譯介之魂[D];山東大學;2008年
3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蒙興燦;五四前后英詩漢譯的社會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慶元;《小說月報》(1921-1931)翻譯小說的現(xiàn)代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盧玉玲;文學翻譯與世界文學地圖的重塑[D];復旦大學;2007年
7 陶麗霞;文化觀與翻譯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吳,
本文編號:658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5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