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語言政策的發(fā)展變遷及其動機分析
本文關鍵詞:澳大利亞語言政策的發(fā)展變遷及其動機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動機 澳大利亞 語言政策和語言規(guī)劃
【摘要】:澳大利亞作為多民族、多語種的國家,其語言政策經歷了放任、同化、多元、優(yōu)先化四個發(fā)展階段。語言政策與語言規(guī)劃的理論研究之一就是動機研究,語言政策的動機具有復雜、多維、動態(tài)的特點。澳大利亞的語言政策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分別有著交際、工具、認同、危機感、平等、經濟等動機。語言政策動機研究尚不深入,建議對每一個國家語言政策動機進行分析,再總結語言政策動機的種類、層次、系統(tǒng)。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動機 澳大利亞 語言政策和語言規(guī)劃
【基金】: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2011年度一般項目(YB125-50)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1B063)
【分類號】:H002
【正文快照】: 近年來,語言規(guī)劃與語言政策的理論研究非常重視動機的研究,本文在此嘗試梳理澳大利亞語言政策的發(fā)展變遷并探究其背后的動機,期望能為語言政策和語言規(guī)劃的動機研究提供一種視角與思路。語言規(guī)劃與語言政策的定義一直在變化發(fā)展,本文把語言規(guī)劃和語言政策的主體限定在國家層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海濤;;語言規(guī)劃的動機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王輝;;近20年澳大利亞外語教育政策演變的啟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潘海英;張凌坤;;美國語言政策的國家利益觀透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謝曉光;李建明;;民族主義作為政治手段持久性的博弈模型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5 李宇明;;論語言生活的層級[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美麗;;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語言規(guī)劃研究述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李廣瑜;;當前漢語國際化的機遇和挑戰(zhàn)[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陳靜;;方言電視節(jié)目與地方文化傳承論析——以漳州臺《本地話新聞》為例[J];東南傳播;2011年12期
4 葉竹鈞;;論香港“兩文三語”政策的發(fā)展趨勢——從“特別”走向“共同”[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5 張緒忠;戰(zhàn)菊;;語言管理與美國的語言管理實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6 王輝;;基于語言規(guī)劃觀的澳大利亞語言政策模型構建及啟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7 彭爽;;外族因素對中國語言文字安全的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8 趙燕;;從推普宣傳口號看我國語言規(guī)劃的特點[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9 王瑛;;淺談語言和諧對新疆和諧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10 劉文楠;楊陽;;試論漢語語言生活的雙語制問題[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蘇劍;;雙語現(xiàn)象下的語言規(guī)劃與繁簡之爭——對《中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經濟學解釋[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劉海濤;;語言管理、語言規(guī)劃和世界語[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前沿論叢(下卷)[C];2007年
3 李廣瑜;;當前漢語國際化的機遇、挑戰(zhàn)及對策[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曹迪;國家文化利益視角下的中國語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蘇劍;語言演化與語言保護:語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陳琪;新加坡華語詞語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劉吉艷;漢語新詞語詞群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郭友旭;語言權利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權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徐波;當代英國海外英語推廣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李英姿;美國語言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9 池東恩;朝漢雙語教育與語言使用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10 王松濤;語言政策發(fā)展與語言保護意識演進[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男;沈陽市商業(yè)牌匾用語的社會語言學考察[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方穎;漢語國際推廣的雙贏取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蔣至群;隋唐宋語音規(guī)范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4 李莉;動漫語言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薇;美國語言政策及其對中國向國際推廣漢語的啟示[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6 李敏;淺探梅光迪語言思想對漢語國際推廣的啟示[D];浙江大學;2011年
7 賈?;電視“方言言說”的語言學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元;字母詞的盛行及漢語對待外來語態(tài)度變化之原因探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9 吳學輝;廣告語言變異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10 楊月波;零度偏離理論與網絡語言規(guī)劃[D];南昌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慶生;;語言規(guī)劃發(fā)展及微觀語言規(guī)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賈愛武;;以國家安全為取向的美國外語教育政策[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李曄,耿昕;論東亞民族主義的類型與特征[J];東北師大學報;2001年05期
4 李宇明;;語言也是“硬實力”[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李宇明;;提升國家語言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開語言學刊;2011年01期
6 汪丁丁;經濟學理性主義的基礎[J];社會學研究;1998年02期
7 李宇明;;2007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述要[J];世界漢語教學;2008年03期
8 賀武華;宋曉慧;;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澳大利亞公共教育改革:經濟理性主義與新管理主義主導[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年01期
9 陳章太;;語言資源與語言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戴慶廈;;語言關系與國家安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榕培;;詞海探珠 三十三、澳大利亞詞語[J];英語知識;1997年09期
2 曹務堂;澳大利亞英語探源及其特點[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1年02期
3 魏敏;淺議澳大利亞英語[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4 王林洪;;squatter在澳大利亞英語中作何解?[J];英語知識;1994年10期
5 李越紅,王鈞;從澳大利亞英語讀音看英語語言的變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折鴻君;澳大利亞英語語言特色初探[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7 張煤;獨具特色的澳大利亞英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5年03期
8 陳英紅,謝應光;澳大利亞英語——英語的地域變體之一[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韓有毅;;澳大利亞英語初探[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10 馬益瑛;澳大利亞英語詞匯探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樂;余林;;網絡成癮傾向大學生戒網癮動機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窈然;吳靜;陳宇鑫;張杰;許燕;;突發(fā)事件心理援助工作者主體變化及其動機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舒宗禮;夏貴霞;唐吉平;吳明華;燕成;;國內體育旅游者行為特征分析及其動機研究——以湖北省體育旅游客源市場為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4 胡樂;余林;;網絡成癮傾向大學生戒網癮動機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燕希;;試論當今外貿英語函電語料庫中語料樣本的國別因素[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三期)[C];1996年
6 宋其輝;李s,
本文編號:654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5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