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構式語法理論再議——序中譯本《運作中的構式:語言概括的本質》

發(fā)布時間:2017-07-17 21:20

  本文關鍵詞:構式語法理論再議——序中譯本《運作中的構式:語言概括的本質》


  更多相關文章: 構式理論 語言習得 語言概括的本質


【摘要】:本文充分肯定Goldberg(2006)關于"語言概括的本質"的闡釋以及關于構式理論對語言習得解釋力的論述,并認為Goldberg(2006)注意到構式的信息結構的特點和跨語言的概括,這無疑將構式理論向前推進了一步;同時分析了學界重視與肯定構式理論的原因。文章也指出,構式語法理論有可取之處,值得借鑒,但它畢竟還是一個新興的語法理論,要走向成熟還得作許多探索與研究。文章列出了若干值得進一步探索與研究的問題。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中文系;
【關鍵詞】構式理論 語言習得 語言概括的本質
【分類號】:H043
【正文快照】: 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Adele E.Goldberg的《運作中的構式:語言概括的本質》(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OUP,2006)是吳海波博士繼2007年翻譯出版Goldberg的《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Constructions:A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儉明;;構式與意象圖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蘇丹潔;;試析“構式—語塊”教學法——以存現(xiàn)句教學實驗為例[J];漢語學習;2010年02期

3 董燕萍,梁君英;構式在中國學生英語句子意義理解中的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4 紀云霞,林書武;一種新的語言理論:構塊式語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5 徐盛桓;常規(guī)關系與句式結構研究——以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句式為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6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構式語法[J];現(xiàn)代外語;2002年02期

7 張伯江;;現(xiàn)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J];中國語文;1999年03期

8 沈家煊;;句式和配價[J];中國語文;2000年04期

9 沈家煊;說“偷”和“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01期

10 蘇丹潔;;構式語塊教學法的實質——以兼語句教學及實驗為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仲儒;;領屬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鄭維;;英漢雙賓語結構的對比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武懿斌;;再論“V+ta+ge+——”雙賓語結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4 朱鳳梅;;淺析構式語法理論及其在語言習得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5 陸儉明;;構式與意象圖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王光全;“把”字句的原型用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周瑩;;現(xiàn)代漢語雙賓結構研究綜述[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06期

8 王玉雯,梁沁寧;非英語專業(yè)碩士生句子改寫的策略及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9 王瑤;;現(xiàn)代漢語主賓可換位供用句的構式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10 康連星;;兼語式、致使結構和使、叫、讓構塊式[J];才智;2008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建理;;英漢直接致使移動句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嚴辰松;;英漢語雙及物構式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陸儉明;王黎;;句處理中排歧問題補議[A];語言計算與基于內容的文本處理——全國第七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姚旭晨;馬建強;;幾個漢語典型語言現(xiàn)象的范疇語法分析[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韓巍峰;主題與主題標記結構的語序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李云靖;北京話音節(jié)發(fā)音的時間結構[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莫啟揚;語言中的時間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學;2011年

6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陳勇;漢語數(shù)量范疇及其非范疇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謝白羽;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比較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任敏;現(xiàn)代漢語非受事動賓式雙音復合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彩利;“N的V”的構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小君;詞匯教學法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吳云娣;雙及物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郝敏;現(xiàn)代漢語廣義領主屬賓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學群;英語致使—位移構式的認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寇金鳳;動詞后帶“過”的“把”字句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王志軍;基于認知的現(xiàn)代漢語雙賓句式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儉明;;構式與意象圖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石毓智;;構造語法理論關于construction定義問題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戴浩一;黃河;;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年01期

4 程工;評《題元原型角色與論元選擇》[J];國外語言學;1995年03期

5 顧陽;生成語法及詞庫中動詞的一些特性[J];國外語言學;1996年03期

6 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7 徐烈炯,沈陽;題元理論與漢語配價問題[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8 朱德熙;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J];方言;1979年02期

9 儲澤祥,,劉精盛,龍國富,田輝,葉桂郴,鄭賢章;漢語存在句的歷時性考察[J];古漢語研究;1997年04期

10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著/過”[J];漢語學習;199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東東;;Roeper和Williams的《參數(shù)設定》[J];當代語言學;1991年02期

2 蔡金亭;對語言習得的語言哲學解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王春娣,紀雪梅;文化意識與外語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6期

4 范榮玲;語言習得理論與第二外語學習模式[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賈冠杰;;第二語言習得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1年02期

6 王開建,孔飛燕;外語課堂教學互動策略探討[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7 姜孟,鄔德平;RR模型對語言習得領域特殊性和領域一般性觀點的整合[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8 李金滿;語言標記性和語言習得[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4期

9 賈永華;語言輸入與輸出角色的再認識——克拉申輸入說評析[J];閩江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牟麗娟;語言習得過程中的文化因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家英;;語感和語言習得[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2 張文宇;;語言習得與人腦的先天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湯亞平;;第二語言習得與教材語料的關系[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常江;;大學生應用寫作學習難點及對策研究一:語言轉換[A];貴州重慶河北海南四省市寫作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楊澤紅;;雙語詞典的文化功能[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補:三種兒童第一語言習得學說及其比較[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伍志輝;;交互作用的認知語言學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趙亮;;發(fā)現(xiàn)程序及其應用[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9 宋麗嫻;;斯瓦希里語學生漢語一級元音習得的偏誤分析[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黨軍;;雙語詞典的多模態(tài)化——用戶·詞典·編者[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句法語文學科召開工作研討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孟凱;現(xiàn)代漢語“X+N_(役事)”致使復合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賈紅霞;普通話兒童空間范疇表達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董霄云;探析文化視界下的我國雙語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雷紅波;上海新移民的語言社會學調查[D];復旦大學;2008年

5 徐璐;課堂教學中的動機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王蘇娜;福多的心語假說[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宋剛;普通話兒童早期動詞習得:范疇、論元結構與句法線索[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長福;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語言環(huán)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哲;功能語類語法化的形式主義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趙陽;喬姆斯基語言觀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孫愛良;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與語言習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日明;兒童早期語言習得中兒向語的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邊林霞;早期語言習得中言語輸入的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7 姜萍;從謎米理論看語言與文化的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程莉維;漢語兒童趨向動詞習得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理;韓國漢語習得者在中國與韓國漢語學習策略的比較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何雅男;化石化現(xiàn)象與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546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546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2b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