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的語音偏誤研究
本文關鍵詞: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的語音偏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中國和泰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斷加強,學習漢語的泰國學生也越來越多,泰國學生習得漢語的出現(xiàn)的問題也不斷顯現(xiàn)出來。語音是學習外語中的最主要的問題,它是外語學習的基礎,也是外語教學的關鍵。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語音教學便是語音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文致力于研究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的語音偏誤。 在第一章中,我們說明了漢語語音偏誤分析研究的重要性,簡述了語音偏誤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概述了漢語語音研究的理論基礎,簡單地介紹了本論文的研究內容和過程。 在第二章中,,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漢泰語語音系統(tǒng)的特征,比較了這兩種語音系統(tǒng)的異同。這些比較將給我們的對泰漢語教學和研究均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保障。 第三章詳細地介紹了我們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中,首先對樣本進行采集、整理、統(tǒng)計分析,然后運用偏誤分析理論、中介語理論等探討了這些語音偏誤的成因,并初步提出了一些對泰漢語教學的方法和建議。 第四章回顧了本論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并且針對對泰漢語語音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加以實踐和論證。
【關鍵詞】:漢語語音 偏誤分析 泰國學生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195
【目錄】:
- 第一章 導論7-15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7-8
- 二、研究歷史及現(xiàn)狀8-9
- 三、研究的理論基礎9-11
- (一) 中介語理論9-10
- (二) 偏誤分析理論與對比分析理論10-11
- 四、研究的內容和過程11-15
- (一) 設計語音調查項12-13
- (二) 選定合適的調查對象13
- (三) 語音樣本的采集13
- (四) 語音樣本的分析13
- (五) 統(tǒng)計語音樣本的偏誤形式和偏誤率13-14
- (六) 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理論分析并探討偏誤的成因14-15
- 第二章 漢泰語言語音比較15-30
- 第一節(jié) 漢泰語語音的基本音素15-17
- 一、漢語的語音音素16
- 二、泰語的語音音素16-17
- 第二節(jié) 漢泰語聲母系統(tǒng)的比較17-22
- 一、漢語聲母系統(tǒng)17-18
- 二、泰語聲母系統(tǒng)18-20
- 三、漢泰聲母系統(tǒng)的比較20
- 四、漢泰語聲母系統(tǒng)的差異及其對漢語聲母習得的影響20-22
- 第三節(jié) 漢泰語韻母系統(tǒng)的比較22-26
- 一、漢語韻母系統(tǒng)22-23
- 二、泰語韻母系統(tǒng)23-24
- 三、漢泰語韻母系統(tǒng)的差異及其對漢語韻母習得的影響24-26
- 第四節(jié) 漢泰語聲調系統(tǒng)的比較26-30
- 一、漢語的調類與調值26-27
- 二、泰語的調類與調值27-28
- 三、泰漢聲調系統(tǒng)的的差異及其對漢語聲調習得的影響28-30
- 第三章 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的語音偏誤分析30-59
- 第一節(jié) 泰國學生語音樣本的采集30-37
- 一、設計語音調查項30-33
- 二、選定合適的調查對象33-34
- 三、語音樣本的采集34
- 四、語音樣本的分析34-35
- 五、統(tǒng)計語音樣本的偏誤形式和偏誤率35-37
- 第二節(jié) 聲母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37-45
- 一、聲母習得偏誤層級37-40
- 二、聲母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40-43
- 三、漢語聲母的難度等級43-45
- 第三節(jié) 韻母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45-54
- 一、韻母習得偏誤層級45-50
- 二、韻母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50-53
- 三、漢語韻母的難度等級53-54
- 第四節(jié) 聲調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54-59
- 一、漢語聲調偏誤情況54-56
- 二、聲調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56-58
- 三、漢語聲調的難度等級58-59
- 第四章 回顧與展望59-62
- 一. 教師素質有待提高59-60
- 二. 對編寫教材的啟示60
- 三. 重視初級階段的語音教學,堅持中高級階段的語音教學60-61
- 四. 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模式的轉變61
- 五. 語音測試61-62
- 致謝62-63
- 參考文獻63-64
- 獨創(chuàng)性聲明64
- 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6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_g;;意大利男性漢語學習者元音/■/、/■/習得偏誤的類型分析[J];南開語言學刊;2011年01期
2 史靜兒;;評《泰國人學漢語》語音教學部分[J];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2年01期
3 劉權;吳修奎;;泰國學生漢語復韻母的學習偏誤及解決策略——以ie、uo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梅麗;;泰國學習者漢語普通話塞擦音知覺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寶樂兒;初級階段蒙古學生漢語發(fā)音偏誤分析及相應的教學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明東;兩套泰國國別化漢語教材的對比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3 李元堯;緬北華裔(云南籍)普通話語音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4 黃金枝;泰國留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D];云南大學;2011年
5 李黎;泰國大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劉尚林;針對泰國學生的漢語語音教學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王飛焱;泰國學生習得漢語普通話塞擦音和擦音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阿麗達;泰國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過程的實驗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淑芝;泰國學生習得漢語爆發(fā)音、塞擦音的聲學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姚云;越南、泰國、印尼留學生漢語普通話聲調習得建模[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的語音偏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41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