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佛典中“猴猻”之“猻”的語源——兼談“孫悟空”何以姓“孫”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2-01 12:03
古代文獻(xiàn)中稱猴為"沐猴"(母猴、獼猴、馬猴),六朝佛典中始出現(xiàn)"猴猻"一詞,而其中詞素"猻"為何義?《玉篇·犬部》:"猻,猴猻也。"亦語焉未詳,且迄今無人考求。與此類似,漢語中還有"猞猁猻""兔猻""狻猊"(一作"猻猊")等含有"猻"的詞,F(xiàn)通過比較,且求之梵語、蒙語、滿語中相關(guān)詞語,結(jié)論是:"猻"乃梵語、蒙語、滿語中表示"獸"類的詞尾"—sun""—suh"的音譯,故"猴猻"應(yīng)該是一個(gè)"小名+大名"的梵漢合璧詞。進(jìn)而還通過對"猴猻"一詞的音變形式加以梳理,厘清了"孫行者""孫悟空"名號中"孫"的語源。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
(三)以sli?為共同母語的類型
二
三
(一)原型為唐高僧“釋悟空”說
(二)原型為胡僧“石盤陀”說
(三)原型為淮渦水神無支祁說
(四)原型為印度神猴哈奴曼說
(五)原型乃中外混同說
本文編號:3892083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
(三)以sli?為共同母語的類型
二
三
(一)原型為唐高僧“釋悟空”說
(二)原型為胡僧“石盤陀”說
(三)原型為淮渦水神無支祁說
(四)原型為印度神猴哈奴曼說
(五)原型乃中外混同說
本文編號:3892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8920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