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語言相對論“強式”與“弱式”之分的局限性
發(fā)布時間:2023-05-04 01:03
"語言相對論"由沃爾夫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該理論強調(diào)語言影響思維,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根據(jù)人們所認為的語言對思維影響程度的大小,該理論又普遍被分為"強式"和"弱式"。如今,人們對這一領域有了更深入的認知,簡單的強弱之分已不再適用于這一理論。本文旨在分析這一劃分方式的局限性,并提出替代方式,期望幫助初學者了解語言與思維之間的復雜關系。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語言相對論“強式”和“弱式”
(一)強式語言相對論
(二)弱式語言相對論
二、語言相對論“家族”
(一)“語言即思維”和“語言決定論”
(二)三種不同情況下語言對思維的影響
三、“強”“弱”之分的局限性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0763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語言相對論“強式”和“弱式”
(一)強式語言相對論
(二)弱式語言相對論
二、語言相對論“家族”
(一)“語言即思維”和“語言決定論”
(二)三種不同情況下語言對思維的影響
三、“強”“弱”之分的局限性
四、結語
本文編號:38076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807635.html